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业科目(出版)》辅导教材.pdf

2024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业科目(出版)》辅导教材.pdf

  1. 1、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2. 2、本文档为正版电子图书,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
查看更多
本书是2024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专业科目(出版)》的辅导教材,严格按照最新考试大纲编排章节,对大纲考点进行了阐述,特别是对一些难点和重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方便考生复习备考。

第一部分 文学类(新闻传播学)基础综合第一篇 传播学原理第1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1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 (1)常见信号 从信息传递和沟通的角度而言,传播并不是人类的特有现象,而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共有现象。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有以下几种: ①气味。可以分泌带有特定气味的荷尔蒙物质,常见于草食和肉食动物。 ②发光。如萤火虫发光求偶。 ③超声波。如蝙蝠通过超声波确定物体位置。 ④动作。如蜜蜂利用“8字舞”传递食物信息。 ⑤声音。如鸟类通过鸣叫与伙伴交流信息。 (2)动物传播的局限性 虽然动物有着复杂的信息传播系统,但是动物传播与人类传播依旧有着本质的区别,具体有:①动物的传播行为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其取决于体内的信息功能和遗传基因,而非后天的系统学习;②动物的信息传递和接收过程基于条件反射原理,不伴随精神和思维活动。因此,动物传播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界,而不可以能动的、创造性地改造自然界。 2人类语言的特性 (1)劳动创造了人类的语言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语言的产生,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而语言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人类最基本的创造性活动——劳动。劳动中的相互协作对语言的需要促进了早期人类发音器官的进化,经过漫长的进化和发展,最终出现了分音节的语言。 (2)人类语言的特性(见表1-1-1) 表1-1-1 人类语言的特性 二、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1口语传播阶段 (1)口语传播的发展过程 据考证,大约2.5万年前,人类已会说有音节的语言。最初,口语只是一种将声音与周围事物或环境联系起来的符号,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逐渐提高了它的抽象能力,成了一种人类特有的、能够表达复杂含义的音声符号系统。 (2)口语传播的重要意义 口语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的第一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大致经历了从人类开口说话到用手写字这一漫长时期。口语的产生极大地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直到今天,口语仍旧是人类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3)口语传播的局限性 ①口语传播受空间限制。口语是依靠人体的发声功能传递信息,由于人体能量的限制,口语只能在很近的距离内传递和交流。 ②口语传播受时间限制。口语使用的音声符号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记录性较差,口语信息的保存和积累只能依赖于人脑的记忆力。 2文字传播阶段 (1)文字传播的发展过程 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大、生产水准的提高,人类越来越感到有必要克服口语传播的局限性,于是,又发明了文字。文字是在结绳符号、原始图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大约5000年前,最古老的图形文字诞生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大约3500年前,中国的殷王朝出现了甲骨文字。据考察,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不仅包括记号字、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还包括了既照顾到词义理解、又考虑到发音记录的较高级的形声字。 以我国汉字的载体而论,从早期的石壁、石器、陶器、青铜器,到甲骨、竹简和木简,再到后来的纸张,书写材料不断趋于轻便化,文字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容易。道路的开拓,驿站、邮政设施的建立,也使得文字信息能够在越来越广大的区域内进行传播。 (2)文字传播的重要意义 文字是人类传播发展史上第二座重大里程碑。文字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文字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具体意义表现为:①文字克服了音声语言的转瞬即逝性,它使信息能够长久保存,使人类的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和储存不再单纯地依赖人脑的有限记忆力;②文字能够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打破了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的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③文字的出现使人类文化的传承不再依赖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而有了确切可靠的资料和文献依据。 (3)文字传播的局限性 文字出现以后,人类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手抄传播阶段。手抄传播效率低、规模小、成本高,再加之教育的普及程度低,使得文字传播基本上是属于政府、官吏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 3印刷传播阶段 印刷时代的到来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这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做出的两大贡献。公元105年,中国东汉时代的蔡伦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破布、麻头、旧渔网、树皮等原料制造出了结实耐磨的植物纤维纸。在公元7世纪的唐代,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1045年前后,宋代的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1450年前后,德国古登堡发明了印刷机。 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人类掌握了复制文字信息的技术原理,并且形成了对信息进行批量生产的观念。古登堡的印刷术和印刷机的发明,使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文字信息成为可能,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印刷机的出现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伴随着读写能力的普及,印刷媒介开始在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等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世纪80年代后,新的电子信息技术开始推动新的印刷传播革命。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圣才电子书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圣才电子书融合各类考试(学历、等级、职称资格等)和经典教材(经管、外语、理工等)配套辅导的10万种电子书(题库、视频等)。

认证主体圣才电子书(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8742623696X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