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传统中的中国音乐
在青蛙鸣声的季节,甚至在三级跳跃。抵达西安广州和吉隆坡后,主人高兴地呼唤机场的入口。突然,他感觉像马来西亚一样的热情。1992年8月,我应大马华人文化协会会长、马来西亚艺术学院院长钟正山先生邀请,到该国讲学访问,历时六十天,除了在艺术学院做了题为《文化传统中的中国音乐》和《艺术研究方法论基础》两组讲座外,还走访了许多地方,考察了该国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教育。从朴实沉稳的马来人到富于幻想的印度人,从勤劳精明的华人到山林气息尚存的奥兰阿斯利(ORANG ASLI,土著)人,总能由衷地表现出真诚的友谊,流溢着对中华文化的热情。
一 传统音乐及创新的“世界之歌”
这是一个中国人曾经很熟悉的国度,隋唐时期的汉文典籍称此地为“末罗游”(大约是Malay的译音吧),而对南洋古国的了解甚至可以追溯到《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明朝时郑和七下西洋,则几乎每次都要在马来半岛驻足,至今,马六甲市还留下了数不清的遗迹和说不完的故事。二千年来,马来亚半岛及婆罗洲(古称“渤泥”国)上的沙巴、沙捞越就处在中国文明的持久影响下。
这里还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汇、撞击点。中古时代的阿拉伯文献称马来半岛为“黄金草原”,波斯一阿拉伯文化以及伊斯兰教很早就传播到了这里,你在今天的马来西亚,可以强烈地感到这种文化移入的效果,语言的、习俗的、宗教的、艺术的异域色彩颇是浓郁。而作为地缘文化学和地缘政治学统一体的东南亚广大地区,还有过一个历史学家所谓“印度化国家”时期,小乘佛教、婆罗门教和印度教有过广泛的深长的流布,今天人们在马来西亚看到湿婆神崇拜和到处可见的绚烂夺目的“纱丽”以及民间皮影戏和歌舞剧中有《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两大史诗的内容,是不足为怪的。对于这个国家和马来民族,印度文化不仅是有影响,而且还是文化史的一个阶段。到15—16世纪,西方殖民者荷兰人、葡萄牙人、英国人相继以炮舰撞开马六甲王朝苏丹的城堡,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西方文化,传统西方乐器吉他、小提琴和钢琴、萨克斯风加入了古老的加美兰乐队,鸣奏着一首奇特的“旧世界之歌”。二
这样一种独具风采的文化格局,造成了今天马来西亚音乐的如下特点:
首先是共时层面上的多元文化性质,恰如其多命种族社会一样。携带着古老中华文化因子的民间音乐还大量存在着,就是在悠远的沙巴、沙捞越,当你了解到当地民族与大陆的久远联系时,土著音乐能令你惊讶文化传承的韧力和文化内蕴的保守。我曾亲聆来自沙巴洲的卡达赞族(Kadazan)老人泰库斯(Thaqius Binyugot)吹奏他制作的口弦(Geng-Gong)和葫芦笙(Sompotan),其音乐之律、调、音阶、旋法几乎类同于中国南方一些民族,这种笙乐和口弦乐广泛流行于婆罗洲的杜森人(Dusun)和卡达赞人(Kadazan)中,殊异于马来半岛北方那样浓的泰国、缅甸味儿。中华文明当然地还主要由华人传承发扬着,这儿可以买到任何一种中国乐器,中国音乐盒带及乐谱、书籍随处可见,许多华文中学有自己的华乐队,而全国据说有六十多个不同规模的华乐团!演奏着流水、幽兰、广陵、渔舟等传统古曲和赛马、迷胡、长城、梁祝等现代创作曲。
我也曾在印度人社区俱乐部探访,看到孩子们在学习传统舞蹈,青年们在操弄维那(Vina)和西塔尔(Sitar),本族传统音乐系脉未断、新枝犹茂,文塔卡拉曼先生介绍说,他们保持着与母国文化的密切联系。真的,在马来西亚,你可以听到纯正的南印度音乐。
而马来人的音乐,则混合着世界三大乐系的特点,听他们的音乐仿佛是在“读”一本带音响的历史书,中国的、波斯一阿拉伯的、欧洲的文化隐隐透过乐声显现出来。看他们的舞蹈,可谓是不同文化的“展览”:传自暹罗的歌舞剧如“美诺拉”和“玛雍”(Menora,Makyong)、传自苏门答腊的舞蹈如“碟舞”和“椰壳舞(Taria piring;Taria Tempurong)、起源于波斯的“波利亚舞”(Boria)、源自中国的“花卉舞”(Ma-inang;Tarian kembang China)以及与葡萄牙人土风舞有关的最流行的“弄迎”(Joget)等,皆在马来社会活跃着。看他们的乐器,林林总总洋洋大观,竟是一个多文化的大家族!安格龙与加美兰和鸣着瑞巴布(Rebab)、竹筒琴和锁奈依与贡或芒交响,最古老的与最现代的都在奏鸣着。而许多乐器的马来语名称的外来语痕迹,更是在启示着其文化的多元性质:直笛bangsi出于梵语、螺号SAnggu siput出于巴利文Sankha、锁奈依Surunai出于波斯文surnai、ching和po转译自汉语。
马来西亚音乐的第二个特点,是历时深度上的多层文化垒叠,恰如其社会历史纵的“透视象”,在这方面,俾以为学术价值最丰厚。在今天,我们拨开某些现代文明“外衣”,可以洞见到骇人古老的土著文化的“俏影”:猎头乐舞、原始崇拜、咒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设计服务方案.doc VIP
- 【某工业厂房及管理楼水电安装施工方案】.doc
- 国家标准GB_T13306-2011标牌.pptx VIP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夜袭 (5-6人封闭)剧本杀全套剧本.docx VIP
- 《少年中国说》原文及翻译 .pdf VIP
- 新食品原料β-羟基-β-甲基丁酸钙.docx VIP
- 高中英语_选择性必修二 Unit 3 Understanding Ideas A New Chapter教学课件设计.ppt
- The_Very_Hungry_Caterpillar.ppt VIP
- 《医学心理学》第2章 心理学基础-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