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星照耀中国》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快速阅读法,培养学生筛选信息能力。
2.通过勾画关键语句,感知毛泽东人物形象,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教材与教法
重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能力
难点:通过勾画关键语句,感知毛泽东人物形象教法:多媒体教学
学情与学法
学情:学生对文本阅读不够深入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自学自练展素养
素养展示
火车接龙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是 国著名记者 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 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2.作者真实记录了 至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 等以及广大红军战士、 的接触交往,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 、文化、生 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
研学随练展收获
一、导入新课:
毛泽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于4月23日占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首都”南京。毛泽东同志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得到占领南京的捷报,心情振奋,写下了这首诗。
创作背景
“他是一个手持油纸伞的肥胖男子,身体体弱多病,是一个病弱的革命家!”
——1937年日本《周报》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三、阅读指导: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品所写的事实。
1、首先,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2、其次,边读边思、边读边注、读出思想、读出感受。
目录:
第一章 探寻红色的中国
第二章 到红色首都去的路上
第三章 在保安
第四章 一个共产党员的来历
第五章 长征
第六章 西北的红星第七篇
第七章 到前线去的路上
第八章 在红军中(上)
第九章 在红军中(下)
第十章 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章 回到保安去
第十二章 回到白色区域
浏览目录,说一说,这本书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
第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红军领导、红军战士、红小鬼、红军队伍)
第三: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 红军的军事策略;
第四: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四、精细研读
【览“星”】
(一)、《 红星照耀中国 》一书涉及红军将领 、 长征、 红色中国政治 、 经济、 文化等多方面内容。 那么,哪些节涉及了毛泽东的具体形象呢?
明确 : 第三篇《在保安》中的“ 苏维埃掌权人物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论抗日战争 ”
第四篇 《 一 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访“星”】
(二)、阅读相关章节,梳理人物的主要经历(小组合作6人一组)
参考:专题一: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1、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2、出身与家庭
3、童年的经历
4、受教育情况
5、参加革命的起因
专题一: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出身与家庭:他出身农民,父亲原是一个贫农,克勤克俭,后来渐渐富裕起来。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人,为人慷慨厚道,随时愿意接济别人。
童年的经历:毛泽东8岁那年开始在本地一个小学堂读书,一直读到13 岁。早晚到地里干活,白天读《论语》和《四书》。他的国文教员主张严格对待学生,态度粗暴严厉,常常打学生。因为这个缘故,毛泽东10岁的时候曾经逃过学。他的父亲非常严格,他刚识了几个字,他的父亲就让他给家里记账,于是他就在晚上记起账来;如果没有账要记,就叫他去干农活。
受教育情况:毛泽东8岁那年开始在本地一个小学堂读书,一直读到 13 岁。后进入一个设在湘乡的新式学堂。后来去了长沙,进了一所专为湘乡人办的中学。由于政局发生变化,毛泽东在那里只待了半年。后考取湖南师范学校,在那里读了五年书。毛泽东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研究。
参加革命的起因:在长沙,毛泽东第一次看到报纸--《民力报》,那是一份民族革命的报纸,刊载着一个名叫黄兴的湖南人领导的广州反清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教案.docx
- 第3课《“飞天”凌空》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docx
- 部编版九上第四单元——成长类小说阅读(原卷版).docx
- 部编版九上第四单元——成长类小说阅读(解析版).docx
- 《童年》知识点总结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 《望岳》《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群诗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2课《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6课《变色龙》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 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第4课《次北固山下》赏析与阅读等训练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五单元练习题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 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我们的互联网时代》同步练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活动交流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其一)》说课稿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技法指导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第六单元《我的语文生活》教学实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 第25课《刘姥姥进大观园》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