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福路(森林防火通道)公路工程路线设计说明书.doc

堰福路(森林防火通道)公路工程路线设计说明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堰福路(森林防火通道)公路工程 S2-1 PAGE PAGE 1 第二篇 路 线 设 计 说 明 书 PAGE 2 1 线路平、纵面设计 1.1 线路概况 堰福路(森林防火通道)公路工程,全线总长1.842km。路线起点位于堰塘坎,与堰福路相交;终点位于福荫寺。本项目为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参照四级公路I类标准建设,部分曲线半径小于15的困难路段降低技术指标处理,路基宽度为7.5m,双向两车道,设计速度15公里/小时。 主要控制点:项目起终点,项目既有道路交叉口。 1.2 设计依据 《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 《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JTG D61—2005)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1部分:总则》(GB 5768.1—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09)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3—2009)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011—2019) 《路面标线涂料》JT/T 280—2004 《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20 《道路交通反光膜》GB/T 18833—2012 《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 B05—01—2013 1.3 技术标准 主要技术指标表 1 道路名称 采用值 规范值 备注 2 公路等级 四级公路I类 / 3 公路长度(m) 1.842 / 4 设计速度(Km/h) 15 15 5 路基宽度(m) 7.5 6.5 6 行车道数量 2 2 7 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 15(12) 30 “()”困难路段降低指标 8 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 15 9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 200 200 10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最小值(m) 100 11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 200 200 12 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最小值(m) 100 13 会车视距(m) 30 30 14 最大纵坡% 12 12 15 最短坡长(m) 45 45 16 小桥及涵洞设计洪水频率 1/25 1/25 17 路面设计轴载 BZZ—100 / 18 路面结构型式 沥青混凝土路面 / 1.4 总体设计思路 ①现状道路为等外级公路,道路平纵指标差,现状道路路基宽度4.0-5.5米。本次设计对现有路基部分进行利用,对于其中不符合四级公路I类设计速度15km/h建设标准的部分进行改造,使其符合本项目建设标准(困难路段降低指标)。 ② 在布设线位时,注意构造物与路线的配合,不仅要满足线形要求,还要满足设计安全要求。 ③ 路线应满足沿线各镇总体规划的要求,并充分考虑与项目建设区域内其他公路衔接的合理性。路线与城镇规划相协调,采用“靠而不近,离而不远”的原则,既不干扰破坏城镇规划,又便于车辆进出城镇。 ④ 本项目沿线局部起伏较大,因此选线时应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尽量避免高填深挖,以减少修建公路对沿江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⑤ 路线选择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在满足线形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工程量;另一方面应尽可能避免对沿线村镇的干扰,同时考虑沿线土地多为国有林地、基本农田,在布线时尽量减少对沿线林地、农田的占用。 ⑥ 勘察设计过程中,做好环保资料的调查、收集,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好公路设计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将公路建设对沿线自然、社会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