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堰福路(森林防火通道)公路工程 S4-1
PAGE 1
PAGE 1
第四篇 桥涵设计说明1 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第四篇 桥涵设计说明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3363—2019)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T 2331—01—202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50—2020)
《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T/T 327—2016)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 4—2019)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6版)》(GB 50010—2010)
国家和地方的其它相关规范规定及标准。
2 设计原则
在城乡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遵循“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
坚持科学的态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确定合理的建设方案。
3 设计标准
(1)净跨径:0.75m。
(2)荷载等级:公路II级。
(3)涵洞类型: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4)地基容许承载力:圆管涵180KPa。
本项目无桥梁设计,本项目共设置圆管涵9道。
4 主要材料
圆管涵:
洞身管壁:C30砼
钢筋: HPB300
管形基础:C15砼
管形基础垫层:砂砾石
洞口:M7.5浆砌块石
帽石:C25混凝土
5 涵洞设计要点
本项目旧涵改造8道,新建涵洞1道,均为1-0.75m圆管涵。
(1)管壁各断面的弯矩计算采用公路设计手册《涵洞》第六章第二节介绍的刚性圆管涵计算方法计算;管壁厚度均为10cm。
(2)管身荷载:管身所受恒载包括管身自重、管身侧面及顶面土压力。管身所承受的活载即车辆荷载通过填土按30°扩散角分布于管顶假定的水平面上,当分布宽度小于计算孔径时,按局部均布荷载计算;基底竖向反力假定通过基础均匀分布;圆管的侧压力强度按管顶水平面以上土柱引起的水平荷载计算;填土容重为18kn/m,内摩擦角为35°。
(3)根据管顶及管侧内力计算结果,按单筋截面砼配置管壁内、外两层受力钢筋。
(4)涵洞过水流量按无压力式涵洞设计。
6 涵洞施工要点
圆管涵施工要点
一、基坑开挖及垫层施工
(1)、基坑放样:根据设计图纸和圆管涵的中心及纵、横轴线,用全站仪、钢尺进行基坑放样。基坑开挖前,应在纵横轴线上、基坑边桩以外设控制桩,每侧两个,供施工中随时校核放样用。
(2)、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前测量地面高程,控制开挖深度,开挖尺寸比圆管涵基础宽出50cm。
基坑开挖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至设计标高上20~30厘米时,改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整平后检查基坑平面尺寸、位置、标高是否符合图纸设计,并进行基底承载力试验,合格后进行下步工序。
二、垫层施工:
基坑开挖完成后,先进行垫层施工,分层回填砂砾并夯实,压实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砂砾垫层应为压实的连续材料层,不得有离析现象。
三、基础施工
(1)、基础放样
基坑挖好后,应重新放设涵洞的纵、横轴线,同时用经纬仪、钢尺对基础平面尺寸进行准确的细部放样。并用水准仪按涵洞分节抄平,逐节钉设水平桩,控制基底和基顶标高。
(2)、混凝土管座:
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所用砂石料、水泥均应符合规范要求,严格按实验室给定的施工配合比拌制砼,拌和均匀。按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浇筑管座基础。管基分两次浇筑,先浇筑底下部分,注意预留管基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混凝土2~3cm, 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
(3)、钢筋混凝土圆管的预制
1.管节由监理工程师认可的预制厂制作。
管节所用钢筋材质和结构与设计一致并满足规范要求。管节所用混凝土及原材料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
2.钢筋混凝土圆管成品应符合下列要求:
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按斜交角进行处理,内外管壁应平直圆滑;如有蜂窝,每处面积不得大于30×30mm2,深度不得超过10 mm,总面积不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蜂窝处应修补完善后方可使用。
(4)、钢筋混凝土圆管的安装及浇筑剩余基础混凝土
安装管节采用人工配合吊机安装,安装时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应紧贴于基座上,使管节受力均匀; 所有管节应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敷设时应保证内壁齐平,管内清洁无赃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它杂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6轴钢框架项目--钢框架计算书.docx
- AT1板式楼梯计算书.doc
- W7路延伸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doc
- Z1路2号桥计算书.doc
- Z1路北延伸段K0+950~K1+356.77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doc
- Z1路北延伸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doc
- Z1路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 凤莲路改线工程(一期)电力通信管网设计.docx
- 凤莲路改线工程(一期)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 凤莲路改线工程(一期)照明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 堰福路(森林防火通道)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doc
- 堰福路(森林防火通道)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计划说明.doc
- 迎宾东路边坡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 园区次干道及支路四期道路工程(二期)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 园区次干道及支路四期道路工程(二期)电力工程(土建部分)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 园区次干道及支路四期道路工程(二期)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 园区次干道及支路四期道路工程(二期)交通部分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 园区次干道及支路四期道路工程(二期)排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 园区次干道及支路四期道路工程(二期)支挡结构设计总说明.doc
- 园区次干道及支路四期道路工程(万寿路K0+000~K0+871.20)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直接详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