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镜头下的尼泊尔.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纪念镜头下的尼泊尔 尼泊尔的这场浩劫带走了那些静静矗立千年的宗教古建筑,但带 不走尼泊尔在世人心中的美,更带不走尼泊尔人对宗教的虔诚信仰。 大地震毁坏了尼泊尔的名胜古迹,毁掉了小巷子里的房子,但尼 泊尔的山山水水,清澈见底的费瓦湖依然婀娜,曼妙的鱼尾峰依然巍 峨,那些平静坐在杜巴广场的老人或许不在了,但还是会有无忧无虑 的大眼睛的孩童在废墟上玩耍…… 人世更迭,莫不如此,想必,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尼泊尔人比其 他人更能懂得其中的无法言说之处。 为尼泊尔祈祷。 加德满都河谷 今天所说的“加德满都”,是指加德满都河谷,其实是由加德满 都、帕坦、巴德岗这三个古城组成的一个尼泊尔的大城市。帕坦与加 德满都一水之隔,坐落在圣河一一巴格马蒂河南岸,加德满都以南5 公里处,就是加德满都河谷中的第二大城市一一帕坦。 帕坦古称“拉利特普尔”,意为“艺术之城”,而帕坦在尼语中 的意思为“商业之城”。这充分说明了古代帕坦的商业地位。在古代, 帕坦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很多杰出的手工艺人,特别是建筑工匠和金 属工匠,以铜器制造、石雕、木刻闻名于世。据说,加德满都河谷的 古建筑大多出自古代帕坦工匠之手,元代来华从事寺庙营造的尼泊尔 工匠们也大多是帕坦人。对于自己居住的城市,帕坦的工匠们当然会 倾注更多的心血,结果自然是建造来的建筑更加精彩绝伦。 作为加德满都的近邻,帕坦也是最忠实于其光荣历史的城市。据 统计,震前美丽的帕坦城至少拥有1420间神庙,其中重要寺庙有55 座。著名的帕坦杜巴广场在世界建筑史上亦占有一席之地。这些古建 筑大都修建于16—18世纪,都是古色古香的尼泊尔式建筑,散布在 城中各处,内外皆有精雕细琢的神像和装饰,实是不容错过的艺术和 历史瑰宝。漫步在迷宫般的小巷及四通八达的内院中,你能比在其他 地方更容易发现尼泊尔建筑艺术的奢华与复杂,感悟出古代泊尔人不 厌其烦、对艺术追求完美的精神。而这一切,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再感 受到了。 巴德冈位于加德满都以东14公里,为加德满都谷地三大城市之 一,是尼泊尔中世纪建筑和艺术的发源地。巴德岗,尼泊尔语中的“稻 米之城”或“虔诚者之城”。砖红色是巴德岗古城的主色调,质朴的 红砖、深栗色的精制木雕,再加上密集的寺庙和砖石佛塔构成巴德岗 独特的建筑风格。 杜巴广场 杜巴,尼泊尔语就是皇宫的意思,顾名思义,这里都曾经是王宫 所在地。宫殿与神庙交织在一起,人神共处,正是印度教、印度人、 印度历史的最真实写照,虽然这里是尼泊尔,但它受印度教的影响, 无与伦比。 加德满都的谷地里,一共有三个杜巴广场。一个在加德满都,一 个在帕坦,一个在巴德卤。三者的距离彼此都在十几公里,分数不同 地域。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帕坦的杜巴广场,它面积不是最大的,但是 建筑最好看、最密集、最生机勃勃;其次是巴德岗的广场,它面积不 是很大,但颇有浪漫气息,尤其是清晨时分,那些到寺庙祈祷的人们, 手捧烛灯走在幽黑狭窄街道上,虔敬而美好;最热闹,甚至有些纷乱 的则是加德满都的杜巴广场了,但是在建筑上,它同样显得有些纷乱, 让人不知所措,尤其对于摄影的人。 以前,总分辨不清杜巴广场那些鳞次栉比的寺庙哪个是哪个,或 者名字和建筑对不上号,或者根本就找不到。但是在震前这里的三个 杜巴广场本身,凡是在加德满都谷地旅行的外国人,几乎是不可能, 也不应该错过的。在这里,你不仅能看见地道的尼泊尔的建筑,也能 领会到人在古迹中,生活即历史的真谛。 帕苏帕蒂神庙 不仅在尼泊尔,即使在印度文化圈内,帕苏帕蒂神盾都是最重要 的印度教庙宇之一。它供奉的是大神湿婆的众多化身之一,帕苏帕蒂, 掌管动物之神。因为它太重要了,以至于非印度教徒都不被允许进入, 即使是尼泊尔本国人,即使是印度教徒,种姓制度中的最低等贱民, 直到2001年,才被允许进入。 所以游客来这里,没有选择,只能在它隔河对岸的山坡上远远眺 望一下而已,然后把更多的热情和好奇心,投向巴格玛蒂河岸上的烧 尸台。而中国游客,索性直接就把这个庙宇叫做烧尸庙了。这条河最 终汇入恒河,流入孟加拉湾,所以它也是尼泊尔最神圣的河流,就相 当于恒河之于印度一样。因而,很像恒河的一幕在这里也会发生,上 游洗浴,下游烧尸,这一点上,似乎比瓦拉纳西的情景更冲击人的神 经。 印度教徒死后火葬的理论依据是这样的,人死后,只要尸体火化, 骨灰撒入河水,才会进入来生的大门,这是必经途径。至于这大门通 往何样的来生,那要看Ta前生的业报了。如果行善积德,那么来生 还是为人,并过更好的生活;如果品行不端甚至为恶,那么就要堕入 旁生的轮回,灵魂进入动物的身体,而一旦进入动物的身体,就要在 这世间的所有动物的体内轮回一次,可以计算一下,这将是一个何等 漫长的岁月。最后,当Ta的灵魂进入狗的身体以后,下一生就终于 可以投胎为人了。 圣徒,也就是那些苦行僧,

文档评论(0)

scj1122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5135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