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班公湖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研究进展及一些新认识
近年来,在西藏北部的多龙矿集区发现了嘎尔蒂-卡拉尔铜矿和索索-雄梅铜矿,据信,班公湖-怒江矿区已成为继玉龙和冈底斯之后的又一个斯科特狂野带。虽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然而,地质工作者的不懈探索,使成矿带正在成为又一处国家级的资源储备基地。众所周知,成矿作用与碰撞造山运动关系密切,在亚洲大陆136个大型或超大型内生金属矿床中,形成于前碰撞期的有4个;同碰撞期的有33个;碰撞后的有99个,其中斑岩型矿床多发生在碰撞和碰撞后阶段。这说明,对亚洲大陆来说,在板块聚合过程中,适度的、不太强烈的构造背景有利于形成大型和超大型内生金属矿床。Richards近年来发现,除了形成于俯冲阶段的岛弧型斑岩铜矿外,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和相关的热液型金矿可以在板块闭合之后更宽泛的时间和空间内形成,而这种大陆环境斑岩矿床在青藏高原冈底斯地区得到了很好的演绎[4~6]。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作为一个单独的新的成矿带,最近几年开始受到关注,成矿作用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鉴于此,对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有益于为今后继续开展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本文在综述前人研究进展的同时,初步阐述了羌塘—拉萨地体碰撞过程中内生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动力学背景,旨在为西藏成矿理论创新和勘查突破注入新的活力。
1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划分
1.1 班公湖—西藏地区成矿区带划分进展
西藏地区的地质矿产工作起步较晚,2000年以前,整个西藏地区仅划分为班公错断裂两侧燕山期铬、金、锑矿和雅鲁藏布江断裂两侧喜马拉雅期铬、金、铜、锑矿2个次级成矿区带。当时,西藏地区仅有罗布莎铬铁矿(当时已为大型规模)和甲玛铜矿(当时为中型矿床)2处具有一定规模的矿床,小规模金锑铜矿床十余处,其他矿化点300余处,且大部分分布在藏南。后来,陈毓川等和朱裕生等将青藏高原主体划分为雅鲁藏布江—唐古拉成矿省(简称“西藏成矿省”),包括羌塘—昌都新生代铜钼金银、冈底斯—念青唐古拉中生代、新生代铜钼金铁、藏南喜马拉雅喜山期汞锑金银次级成矿带。徐志刚等在《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一书中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作为三级成矿区带纳入冈底斯—腾冲成矿省(图1)。随着工作的深入,耿全如等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及邻区进一步划分为:扎普—多不杂Fe-Cu-Au成矿带、班公湖—达查沟CrAu成矿带、东巧—安多Cr-Au多金属成矿带、狮泉河—昂龙岗日—班戈Fe-Cu-Pb-Zn成矿带、措勤—申扎Cu-富Fe成矿带、那曲—洛隆成矿带,并提出了19处成矿远景区。随着矿床的不断发现,越来越多的矿床被纳入成矿带的范围,其中一些矿床产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而大部分矿床距离缝合带较远,已属于南羌塘地体或北拉萨地体的范围,因此,就目前的研究程度而言,我们认为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具有狭义和广义2种不同的概念。
1.2 成矿带矿床
狭义的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即徐志刚等和耿全如等所述的班公湖—怒江Cr-Fe-Cu-Au成矿带,以班公湖—怒江缝合线构造为主体,横亘于青藏高原中部,西起班公湖,向东经改则、尼玛、东巧、索县、丁青、嘉玉桥折向南至八宿县上林卡,再向南沿怒江进入滇西,在西藏境内超过2 000 km,宽5~50 km,北以班公湖—安多—碧土断裂为界,南以狮泉河—觉翁—八宿断裂为界,面积约为12万km2(图1)。成矿带内有规模巨大的蛇绿岩和增生杂岩,及被挟持其中的残余弧或岛弧变质地块,沿断裂带还发育晚白垩世—新近纪陆相火山岩,新生代陆相走滑拉分盆地和第四纪谷地。成矿带以发育铬铁矿、金矿为主,其次是铜矿、铁矿,多为中小型规模,可进一步划分出东巧—安多Cr-Au-Fe-Cu成矿亚带和班公湖—达查沟Cr-Au成矿亚带,其中东巧铬铁矿、依拉山铬铁矿较为有名,规模可达中型,金矿床以屋索拉金矿、商旭金矿、扎格拉金矿床为代表,其中屋索拉金矿规模已达大型。狭义成矿带内的Cr,Fe,Ni等矿床(矿化点),多与缝合带内超基性岩浆熔离作用有关,矿床规模的大小受到岩浆熔离程度和后期改造作用的影响;Au矿化的形成与夹持在缝合带中的岛弧变质地块相关,并受到剪切带的控制。
1.3 大石圈重熔冲冲层序3-5-6型斑岩矿床26
Geng等提出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不仅是缝合线中的蛇绿混杂岩带,也包括南北两侧的岩浆岩区,岩浆岩和矿床的形成与班公湖—怒江洋盆的闭合演化有关。在西太平洋和安第斯地区,由陆缘俯冲作用形成的斑岩矿床带都向内陆延伸超过上百公里,巨型褶皱和超过50 km的等间距的断层是形成矿集区十分有利的条件。而俯冲作用结束之后,受到岩石圈增厚、伸展和地幔岩石圈拆沉作用的影响,早期的弧岩石圈重熔,再次形成了富含流体和成矿物质的岩浆,使得碰撞带内很大范围内都具有形成斑岩型矿床的潜力。西藏地区发育众多具有大陆环境的斑岩型矿床,在西藏南部,晚碰撞转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