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文言文虚词、句式及停顿复习(庄智培整理)
一、《新课程标准》:
①、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基本内容
②、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
③、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虚词、实词、古今异义,识别通假字; 三:整理归纳
整理归纳“之”,“而”,“以”,“其”,“为”,“于”的用法
之
⑴、用作代词
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①问所从来,俱答之(《桃花源记》)——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②操蛇之神闻之(《愚公移山》)——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③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⑵、用作助词① 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如: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③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如:孔子云: 何陋之有(《陋室铭》)
④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⑶、用作动词 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如: 吾欲之南海,何如——“去”
练习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到,往)
2、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而
用作连词,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修饰等关系。例如: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又,表并列关系练习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而”字。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是,表转接)
2、康肃笑而遣之。(着,表修饰)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表并列)
4、温故而知新。(然后,表承接)
以
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物件,译为“把”、“用”、“拿”等, 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①屠惧,投以骨(《狼》) ——把
②能以径寸之木,为…(《核舟记》) —用
③何以战(《曹刿论战》)——凭借2.作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作“来”,“而”;或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表原因,可译作“由于”、“因为”。如:
①以告先帝之灵(《出师表》) ——用来
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以致
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如: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特殊用法,通“已”,已经。如: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其1.“其”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问等语气,如: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2.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们”或“他(她、它) 们的”,有时也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其中的”。如:
①屠大窘,恐前后受其 敌(《狼》)——它们的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桃花源记》)——他们的
③父利其 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其,起指示作用,指乡人花钱或请父亲做客以求仲永题诗这种情况,相当于“这”。
练习
解释下列黑色字。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因为)(这,指小石潭)
2、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中的)
(六)为
1、作介词时,除表被动外都读作 wèi,可译作“被”、“对”、“给”、“替”、“当”, “为了”、“因为”等。如:
①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wèi “向”“对”
②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wèi,因为,由于
2、当“为”作动词时,读 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 如 :“做”,“成为”,“雕刻”,“是”等,
(七)于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中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对
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 从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向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练习
一、选出和“卒之为众人”中“为”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B.终为忠臣
C.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D.始之为人情所患作业:
学生课后整理归纳其它虚词,如:“诸”“焉”“乎”“若”“且”“所”等字的用法。
整理归纳判断句式一、 判断句
判断句常见语言标志为:“……者也”;“……也”;“……者……也”。者,结构 助词,与前面的词或短语组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1 I love sports Part 1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高血压指南最新版2025完整版原文.docx VIP
- 四川开放大学《演讲与口才》终结性考核-95分.doc VIP
- HACCP过敏原控制程序.pdf VIP
- 浙江省温州市乐成寄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初月考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QBT 2623.4-2003 肥皂试验方法 肥皂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烘箱法.docx VIP
- 地理信息安全在线培训考试题目完整版答案.docx
- 新代说明书.doc VIP
- 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施工工艺.pdf VIP
-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