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炳麟《新方言》的文献学与学术价值.docxVIP

章炳麟《新方言》的文献学与学术价值.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章炳麟《新方言》的文献学与学术价值 一 《新方言》的编撰 张炳林(1869-1936)的“新方言”是用古语证明当前语言、用古语通用于当前语言的词典。今言是由古语发展而来的,根据古今声韵转变规律,可以上探语源,下明流变。《新方言》就是这样一部在汉语语言学史上划时代的科学系统的著述。 章氏鉴于先代的绝语殊言,当世尚存。当时士大夫阶层轻视汉语言文字之学,虽日常应用语言,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章氏也受欧洲文字语源学(Etymology)影响,认为世人学欧语,多追溯语根,我们学汉语,岂不要推见本始吗?自东晋以来,北方异族数次统治中原以至全国,使汉语中混杂某些异族语言。章氏忧虑古代文献事业的衰微,蓄志保持华夏之声,凭他渊博的知识,广问摭拾,覃思精审,首创以声音训诂探求文字推衍之迹,有利后学聪听知原,成《新方言》之作。 1906年章炳麟因参加民主革命第二次赴日本,1911年上海光复回国。《新方言》成书于1907至1908年,这是在日本怀着故国之思撰述的。那时章氏契友刘师培(1884—1920)亡命日本东京,适逢章氏作《新方言》,刘氏本来也有心于此,拟有所撰著,提供札记30余条。当时黄侃(1886—1935)正留学日本,1907年从章氏学小学、经学等,也参与了该书的编撰。《新方言》可以说糅合了近代三位著名学者、语言文字学家的识见和心血。 《新方言》是章氏的得意之作。他认为自汉代扬雄《方言》问世以来,清代有杭世骏的《续方言》,程际盛的《续方言补正》,钱大昕的《恒言录》,翟灏的《通俗编》等。杭、程二家只是增补《方言》,未加疏证,更没有联系今语。《恒言录》搜集了许多通行的成语方言,溯源引证,但没有抓音韵、文字这个根本。《通俗编》编次日用习见之语,虽略及训诂,但援引的多半是唐宋以后传记杂书,偏离古训。章氏继承了乾嘉以来戴震、段玉裁、王念孙、郝懿行诸朴学大师在音韵研究方面的成就,用音韵贯串文字、训诂。《新方言》尤其受戴震作《转语》的启迪。章氏发现“盖有诵读占毕之声,既用唐韵,俗语犹不违古音者;有通语既用今音,一乡一州犹不违唐韵者;有数字同从一声,唐韵已来一字转变,余字则犹在本部,而俗语或从之俱变者。”如不明音韵变转的原理,即使很平常的今语,而本字也不冷僻,其关系也无从得知。“读吾书者,虽身在陇亩,与夫市井贩夫,当知今之殊言,不违姬汉。”②黄侃《新方言后序》云:“令古文隐谊,悉得符于兹。闾巷猥仳,文士不道之言,本之皆合于《说文》、《尔雅》。已陈之语,绝而复苏,难谕之词,视而可识。将以同古今之臭味,济文辞之衰变,正书名之谬误,成天下之亹亹。”刘师培《新方言后序》云:“读斯书者,非徒可以诠故训,达神旨,草次应对,名实相应,亦无忧闲介矣。夫言以足志,音以审言,音明则言通,言通则志达。异日统一民言,以县群众,其将有取于斯。”《新方言》把当代流行的俗语方言跟古代典籍中的文字联系起来,这对今人更好地读懂古代文献,纠正古人传注中可能存在的谬误,对方言的整理与方言学研究,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新方言》对古今汉语的学习与研究,以及对汉语发展史的研究是有贡献的。 《新方言》辑录词条859条。参照《尔雅》、《方言》、《释名》分类法,分11个门类:释词第一89条,释言第二415条,释亲属第三25条,释形体第四54条,释宫第五27条,释器第六145条,释天第七11条,释地第八13条,释植物第九22条,释动物第十58条,音表第十一。另附岭外三州语63条。共有条目922条。 《新方言》释词、释言部分已占整部书一半以上。“释词”释的一般是虚词,“释言”释的一般是实词。“释亲属”至“释动物”释的是相对地带有专科意义的名物词,所以另分为八类。“岭外三州语”考辨了岭外三州客家话一些语词的来源。岭外三州是指五岭山脉以南的惠州、嘉应州(即今梅州市)、潮州。这一带民众的祖先是西晋末永嘉年间(四世纪初)因避战乱而渡江南徙的中原汉人,他们越过五岭定居在这一带滨海地区,被称为客家。他们多出于士族,言语敦古,其中保留较多的汉语古音韵。在《新方言》有些卷中也常用“惠潮嘉应之客籍”话来作证。 《新方言》所依据考释的古代文献是很广泛的。引用最多的是《说文》,其次是《尔雅》、《方言》,还有《广雅》。其他字书、词书如《释名》、《通俗文》等也涉及。经传、史书(《晋书》以上)、主要子书都是考证今言的重要根据。其中引用《诗》、《易》、《书》、《周礼》、《礼记》、《左传》、《汉书》、《庄子》、《荀子》等及其传注较多。 《新方言》用作例证的方言有的用大方言区来划分,有的按照自然地域方言的分布情况来划分,更多的以州县的方言为单位。全书标用的不同方言地名近百种。撰著者不仅注意方言大的或较大的系别,特别注意形成单元的基本的小方言区。这就使考证有广泛坚实的基础。 三 《新方言》曰“民间”注的“机”字,即“被推动和来去也 《新方言》

文档评论(0)

186****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