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山区崩塌石英灾害形成条件与形成力学机理研究.docxVIP

中国西部山区崩塌石英灾害形成条件与形成力学机理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西部山区崩塌石英灾害形成条件与形成力学机理研究 崩塌和崩塌是世界上高山峡谷中常见的自然灾害。这是地质和社会的一种突然而强烈的现象。斜坡上的不稳定岩土体在重力、地震、降雨或其他外力作用下, 突然向下崩落, 在运动过程中翻滚、跳跃、相互撞击、崩解, 最后堆积于斜坡坡脚, 并通过冲击、掩埋等方式对斜坡下方的公路、铁路、防护建筑等构造物构成严重威胁。崩塌形成的滚石粒径大小从几厘米到几米, 甚至十几米, 有的滚石质量高达几百吨, 冲击速度高达几十米每秒, 具有非常强大的冲击破坏能力。崩塌滚石灾害在我国还具有分布范围极广, 发生突然、频率高, 防不胜防的特点, 已成为继滑坡、泥石流灾害之后的又一重大山地地质灾害。 近年来, 我国崩塌滚石灾害频发,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2007年5月25日, 一辆中型客车从石棉县开往汉源县的途中, 在国道108线石棉段被山上的滚石击中车体, 随后滑下近10 m高的斜坡, 造成9人死亡、14人受伤的重大安全事故。2007年11月20日, 宜万铁路高阳寨隧道发生岩崩, 巨大的滚石将一辆从上海返回湖北利川的客车填埋, 造成31人死亡的特大事故。特别是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诱发大规模的崩塌滚石灾害,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破坏 (图1~4) 。比如:位于地震极重灾区的北川中学由于后山发生大规模崩塌灾害, 造成近1500师生死亡的教训 (图4) ;2009年7月25日都汶公路彻底关大桥桥墩被滚石砸断, 致6人死亡并造成都汶公路中断 (图5) 。2012年9月7日, 彝良地震诱发大量的滚石灾害, 在已公布的81名遇难者中, 被山上飞落而下的滚石砸中的遇难者占80%。2013年4月20日, 芦山地震中的崩塌滚石灾害也是地震诱发的主要次生山地灾害类型(图6) 。 国内外对于崩塌滚石灾害的防治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主动防护和被动防护。主动防护可分为加固法、清除法和绕避法。其中加固法包括危岩锚固、坡面固网、锚喷、支撑、嵌补、排水等;清除法包括清除个别危岩、削坡等;绕避法线路改道、修建隧道、搬迁建筑等。被动防护可分为拦截法、疏导法、警示与监测法。拦截法包括落石平台、落石槽、拦石网、挡石墙、拦石堤、拦石栅栏、明洞或防滚石棚等;疏导法包括疏导沟、疏导槽等;警示与监测法包括巡视、警告牌、滚石运动监测、电棚栏、雷达和激光监测等。近年来, 瑞士布鲁克公司研发的柔性防护网为崩塌滚石的防治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防治方法。柔性防护网对于表面岩石破碎、坡面无茂密的树林和灌木的边坡效果较好, 它可以采用被动防护的方式拦截危岩、缓冲消耗掉危岩向下运动产生的动能, 也可以采用主动防护的方式, 直接对危岩进行“捆绑式”的约束。最为典型的是WICCO型、ROCCO型以及GBE型三种防护网技术, 这三种技术针对不同的落石灾害发挥着独有的技术优势, 大大降低了各种落石灾害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 崩塌滚石灾害具有超强的动力特性, 对沿程构筑物造成巨大的冲击破坏。滚石一旦启动后, 其在坡面上的运动规律是减灾防治必须关注的重点。Spadari等(2012) 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开展了滚石的原位坡面试验;何思明等研究了滚石坡面冲击回弹特性, 建立了滚石法向恢复系数、切向恢复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及滚石坡面运动轨迹预测方法;此外,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还开发了ROCKFALL软件用于预测滚石坡面运动轨迹。研究崩塌滚石灾害与承灾体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 揭示崩塌滚石灾害对承灾体的冲击破坏机理, 是研究崩塌滚石灾害易损性和工程结构防冲击优化设计的理论基础。由于崩塌滚石灾害对承灾体的冲击破坏涉及复杂的动力作用和能量转化, 国内外对此的研究工作还比较少, 而且类似工作的重点都放在雪崩与防护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方面。例如:Teufelsbauer等采用室内水槽模型试验和离散元方法研究了雪崩与防护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Thibert在法国阿尔卑斯山区开展了雪崩对防护结构的原型冲击试验研究。Salciarini、Li和He采用离散元 (DEM) 方法研究了土挡结构防御崩塌体的有效性, 其中崩塌体采用不同粒径的圆盘组合体代替, 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摩擦-接触模型模拟, 揭示了崩塌体、坡面以及土挡结构的几何形态及其强度参数对崩塌体动力过程及其防治效果的定量影响。Plassiard等采用PFC方法研究了土挡的优化设计;Kishi、何思明、王东坡、Delhomme、Mougin采用弹塑性接触理论、动力有限元方法和试验方法等研究了滚石对棚洞结构、桥墩、路面等结构的冲击破坏。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地震活动渐强, 人类工程活动加剧, 我国滚石灾害的活动性、发生频率与规模都将大幅上升, 未来我国滚石灾害减灾形势将异常严峻。然而, 目前我国滚石灾害研究基础还比较薄弱

文档评论(0)

lczslg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