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明官员弟子风格的变迁
宋代官员的子女是复杂的社会群体。他们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新的发展时期。无论在政治上或者经济上都已不再享有像前代那样多的特殊优待,但是仍然处于比一般士人要高得多的社会地位。
一、 真宗至仁宗庆历
宋朝的官员子弟不是一个单纯的社会阶层,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群体。作为子弟,他们的尊长包括祖父、父亲或兄等长辈必定是文武品官。此外,还包括宗室、外戚等,实际是具有贵族身份的官员。至于官员子弟自己的身份或职业,主要可以分为几类:一是士人,尚未得到一官半职,属于布衣阶层。士人如果应举,也可称为举人或举子;如果在太学、武学或国子学就读,则称太学生、武学生或国子生,概称监生。二是已经获得官位者。但尚未“出官”即出任差遣者,可称“有官人”或未仕官员。三是已经出官者,即已出任差遣者,称已任官员。从唐朝开始,“有南衙而统禁兵者,谓之衙兵,其子谓之衙内”。到宋代,相沿成俗,人们就习惯称官员子弟为“衙内”。由于不少官员子弟往往倚仗其父兄的权势,横行霸道,为非作歹,为人们所切齿,因此“衙内”一词又增添了贬意。宋太祖时,河南府有10名“衙内”,是当地的一批恶少。太宗即位后,立即采取措施加以扼制。史称:“初,节度使得补子弟为军中牙校,因父兄财力,率豪横奢纵,民间苦之。洛下有十衙内,尤放恣,左骁卫上将军太原田景咸子汉明,其一也。上雅知其弊,始即位,即诏诸州府籍其名部送阙下,至者几百人。癸未,悉补殿前承旨,以贱职羁縻之。余五人,老病不任事,遗还。”各地著名的“衙内”竟达100人,全部补授殿前承旨阶和低级差遣,从而加以控制。
官员子弟的入仕途径,有恩荫、应举、入“三学”(太学、武学、宗学)读书等多种。恩荫是宋朝官员子弟入仕的主要途径。恩荫,又称任子、世赏、门荫、资荫等,是高、中级官员所享有的根据其职位的高低而授予其子弟或亲属以中、低级官衔或差遣等的特权。每逢3年举行一次郊祀或明堂典礼,从真宗到仁宗庆历前,文官中的大两省到侍御史知杂事以上,各奏补一子为京官;少卿、监,各奏补一子为试衔;正郎、带职员外郎和诸路提点刑狱以上差遣者,各奏补一子为斋郎。南宋时规定,宰相和开府仪同三司以上,奏补10人;执政官和太尉,8人;文臣太中大夫以上和侍御史,武臣节度使至观察使,6人;文臣中大夫至中散大夫,武臣通侍大夫至右武大夫,4人;文臣朝议大夫至带职朝奉郎,武臣武功大夫至武翼大夫,3人(皆系缌麻以上亲)。同时,每逢“圣节”即皇帝诞日,从真宗到庆历前,大两省至侍御史知杂事以上,各奏补一子为京官;少卿、监,各奏补一子为试衔。仁宗庆历三年(1043),采纳范仲淹的建议,“罢圣节奏恩荫。”(5)嘉祐元年(1056),再度下诏:现任二府、使相、宣徽使、节度使、御史知杂,“悉罢乾元节恩荫”(6)。但这时“犹行之妃、主”:太皇太后各录亲属4人为官,皇后2人,诸妃1人,公主丈夫的亲属1人。此外,在官员致仕和上奏遗表时,也可荫补亲属。曾任宰相和现任三少,使相在致仕时,可荫补3人;曾任三少、使相、执政官和现任节度使,2人;太中大夫和曾任尚书,侍郎和右武大夫以上,以及曾任谏议大夫以上和侍御史1人。曾任宰相和现任、曾任三少、使相在上奏遗表时,可荫补5人;曾任执政官和现任节度使,4人;太中大夫以上,1人;武臣中诸卫上将军,承宣使,4人;观察使,3人。(8)在改元,皇帝即位,公主生日,皇后去世时,都还有一些临时性恩典,给予品官有关亲属甚至门客、医人以一定的荫补名额。
在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以前,凡文、武官员奏荫子弟,一律补授武官。从天圣五年开始.规定“文官只许奏荫文资”(9)。从神宗元丰间开始,枢密使和知枢密院奏荐子弟,“方授文资”。通过恩荫制度,几乎每年都有一批高、中级官员的子弟获得中、低级官衔或差遣等。尤其是每逢举行郊祀或明堂典礼的那一年,仁宗时“不减千余人”(11),神宗熙宁间“文武奏补总六百一十一员”,徽宗政和六年(1116)“奏补约一千四百六十有奇”,高宗绍兴七年(1 137)“补官者约四千人”。
在众多恩荫得官者中,文化修养低和政治素质差者占相当大的比重。仁宗至和二年(1055),右谏议大夫李柬之说,任子之数“比之祖宗朝,多逾数倍,遂使绮纨子弟充塞仕途,遭逢子孙皆在仕宦,稚儿外姻并沾簪笏之荣”(14)。哲宗元祐元年(1086),监察御史上官均也指出:“彼贵游子弟,恃其父兄之荫补,类多骄惰不学”(15)。
不学者必定无术,只会享乐。所以,宋人往往瞧不起恩荫得官者。宋太祖说过:“资荫子弟但能在家弹瑟琶,弄丝竹,岂能治民!”仁宗时大臣孙沔说,臣僚之家和皇亲、母后外族,都奏荐子弟,“不限才愚,尽居禄位,未离襁褓,已列簪绅,或自田亩而来,或自市井而起,官常之位已著,而仆隶之态犹存。”(17)有些官员子弟不甘心坐享父兄之成,鄙视恩荫补官,因此宁愿参加贡举考试。如司马光之子司马康,王安石之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事件与概率(古典概率、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小题综合解析-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全国).pdf VIP
- (2025)小学生诗词大会竞赛试题及标准答案.docx VIP
- 临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谱系疾病与抗糖脂抗体相关性研究进展 .pdf VIP
- 2025年钛铁项目建设总纲及方案.docx
- AB-罗克韦尔PowerFlex755变频器操作说明.pdf
-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含课件.pptx VIP
- 2025诗词大会精选100题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小学诗词大会精选100题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