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朝经世文编》学术栏目的嬗变
在清末的文学作品中,“静世文”无疑是最受关注的。自魏源、贺长龄纂成具有标志性的《皇朝经世文编》之后,至民国成立为止,大半个世纪里,出现了二十余种以“经世”、“经济”等为名目的文编。它们分门别类汇辑文章,形成了一股所谓的“经世文续编之世风”。1“经世”思想古已有之,清代嘉道年间再度兴起。2到了晚清,“经世”一词更是士人论说中的流行词汇,而经世文编正是“经世”思想的最主要载体。
这二十余种文编,总字数高达三千多万,是研究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和学术史不容忽视的史料。3最近20年来,学者对文编编纂体例和选文的变化进行了许多介绍和分析。4然而,此类研究仍待深入。本文主要关注晚清经世文编中的“学术”纲目。《皇朝经世文编》把“学术”一纲置于全书首位,提出了“既经世以表全篇,则学术乃其纲领”的原则。5晚清较早的一些经世文续编都继承了这种安排,“学术”纲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但随着更多文编的问世,“学术”一纲包含的子目,其所收文章的论题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在1898年之后的经世文续编里,“学术”在全书中所处的序位明显降低,慢慢地走到了文编的边缘,甚至有的文编干脆就取消了这一纲目。本文尝试考察晚清诸种经世文编中“学术”纲目的内容变化过程,从时代风气的角度,分析“经世之学”与“致用”的关系,并对“学术”边缘化的原因作一些解释。
一 年前后《贺编》目目的确立和发展
将前人有关“经世”的文章分门别类地收集编撰成书,不是清代的发明,明代已有这样的文集出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崇祯年间陈子龙等人编纂的《皇明经世文编》。但是,《皇明经世文编》并不是按照专题来编排纲目,而是“文从其人,人从其代”,6以人物为中心,将其文章辑在一起。其选文主要论治国政事,很少涉及经学和心性文字。这反映出《皇明经世文编》的主旨,在于挽救明末内忧外患的政局和纠正空疏的士风,而收辑“足以资世用”的文章,重在“政”而不在“学”。
在《皇明经世文编》之后,清代第一部“经世文编”体的文集是乾隆年间陆燔编成的《切问斋文钞》。它改变了《皇明经世文编》“文从其人”的编辑体例,以类别为中心编排,全书共分学术、风俗、教家、服官、选举、财赋、荒政、保甲、兵制、刑法、时宪、河防等十二类,其中“学术”居首。在“学术”类下没有分细目,共收人三卷、五十一篇文章。学者将《切问斋文钞》视为由明至清经世文编序列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环,并因其有“学术”一类且置于首位,而分析该书的经世思想和学术立场。7但《文钞》的本意在汇集“立言贵乎有用”8的文章,也没有冠以“经世”之名,以“经世之学”的眼光去看待其选文,未免带上后见之明。9
真正从纲目安排上奠立晚清经世文编典范的,是道光初年魏源代贺长龄编辑的《皇朝经世文编》。《贺编》以学术为纲领,并仿照“周官六卿分职”之意,10以六部之政分立纲目,共分为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八纲,“学术”纲下分为原学、儒行、法语、广论、文学、师友六个子目。由于《贺编》在《五例》的“编校”一节里面提过“陆氏《切文钞》”,11该文编把“学术”纲放在首位的安排,应该是受到《切问斋文钞》的影响。后来的编者也多提到这两者的承继性。12但是,除“学术”纲外,《贺编》的基本分类和《文钞》大不相同,而且收文的数量大为增多,纲下也有了更为细致的分目。《贺编》“数十年来风行海内”,“几于家有其书”。⑧13继《贺编》后的张鹏飞辑《皇朝经世文编补》、饶玉成辑《皇朝经世文编续集》和管窥居士辑《皇朝经世文续编》,都完整延袭了《贺编》所定的纲目体系。葛士濬在1888年编成的《皇朝经世文续编》开始对《贺编》的纲目加以改动,在原有八纲之外,增设“洋务”一纲,而在“学术”纲“文学”目下又附有“算学”三卷。尽管如此,“学术”纲六目的整体结构依然保持。而盛康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则以“圣学”“录入学术用冠全编”,①1即在“学术”纲原有六目之前加了“圣学”目置首,而成七目。
也有标为续作而调整更繁钜的,如陈忠倚辑《皇朝经世文三编》,“学术”纲之下就分成原学、法语、广论(附医理)、测算、格致、化学六目,删去儒行、文学和师友三目;在何良栋辑《皇朝经世文四编》中,“学术”纲已经排到了“治体”之后,包含原学、法语、儒行、师友、书籍、译著、通论、格致、算学、测绘、天学、地学、声学、光学、电学、化学、重学、气学、身学、医学共二十目,分目细了很多。14
体例虽有这样的变化,但这些文编还是基本继承了《贺编》所定的分类体系。然而“法制损益,与时变通”,15到了戊戌前后,经世文续编的纂辑则进入新的阶段。梁启超就曾经希望编辑一本《经世文新编》,“以新法新义移易旧重心”,在选择文章上则“以我辈文字为主”。16其后,1898年同为康门弟子的麦仲华编成《皇朝经世文新编》并由大同译书局印出。《皇朝经世文新编》完全打破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