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举东江之众,本能为下论孙权
孙子兵法是三国时期吴国成立的第一位皇帝。他十九岁承父兄之业,克平暴乱,历尽险阻,终于创立了吴国。孙权在内政、外交、军事各个方面都有卓越的建树,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政治家。但是,由于孙权所凭藉天时、地利、人和均处劣势,所以他尽管统事五十三年,亦未能混一中夏,只成为一个偏安之主,于是被学术界目为“限江自保”的次等英雄。事实上,推进三国鼎立,孙权是至关重要的人物。三国对峙的主线,不是魏蜀对抗,而是魏吴对抗。但长期以来,学术界颠倒了这一主线,讲三国历史以魏蜀为中心,把吴国放在配角的位置上,不符历史的本来面目,应予重新评价。
一、 识人用人,重其才的人
孙权是一个沉静有谋的非凡人物。据《吴主传》,[1,5,9,15,19,20,24]孙权十五岁为阳羡长,随后以奉义校尉之职领兵从策征讨,参加过讨伐庐江太守刘勋和江夏黄祖的战斗。孙坚有五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朗。孙策、孙翊皆骁勇闻名,而个性轻躁,两人皆死于非命。公元二〇〇年,孙策为仇家所刺,不久孙翊为部属所杀。孙匡才庸,孙朗庶出。孙氏兄弟,唯有孙权状貌奇伟,方颐大口,目光炯炯有神,被时人认为“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公元二一〇年刘备到京口初见孙权,亦大为感叹,认为“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古人以骨相论贵贱,这当然是一种迷信说法。但一个人的非凡气度,是内质所决定的,必然在他的言谈举止和行事中活脱脱地表现出来,所以品貌论人又包含着品评者观察人生的历史经验,不能一言以蔽之曰宿命论。孙权胸襟豁达,好侠养士,处事果断,又多谋略,有纵横天下之志,所以孙策十分器重他,“自以为不及”。孙策临终,张昭等人认为孙策将授兵孙翊,但出人意料,孙策呼孙权配印绶。他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事实证明,孙策善识人,孙权果不负其所托,举贤任能,鼎足江东,创立了吴国。
正如孙策所言,孙权不善临阵决机,但却长于驭将用贤,又果于决断,因此他在军事上仍有非凡建树,故能保有江东。赤壁之战,任用周瑜而大破曹军,荆州之争,任用吕蒙而获全胜;夷陵之战,起用陆逊而成大功;石亭之役,用周鲂之谋而收奇功。赤壁之战、争荆州之战、夷陵之战,这几次大战役都关系着江东的生存,孙权都稳操了胜券。没有这一系列军事上的辉煌胜利,孙权不能立国。而这些胜利,都是孙权善于识人和用人的结果。
一个纵横天下的英雄,善于识人和用人是成功的两个最基本的条件。曹操、孙权、刘备都善识人而又能用人,故能为一世之杰。袁绍能聚人而不能用人,他失败了。贤如诸葛亮,他用人一失于马谡,再失于李严,可见知人、用人之难。若将孙权与曹操、刘备相较,在用人上孙权兼曹刘二人之长而避其短,显得更善于识人、用人和培养人才。曹操用人,权谋巧伪,独步当时。由于他雄踞中原,人物荟萃,但曹操性多忌疑,“持法峻刻,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1,5,9,15,19,20,24]如荀彧反对曹操自封魏公,许攸引破袁绍为己功,杨修智慧超出了曹操,他们一一都遭曹操所忌杀。象忠心耿耿的程昱、贾诩、刘晔等许多智士,都十分谨小慎微,未能充分发挥其才能。刘备思贤若渴,宽仁待士,但刚愎自信,用人唯亲,所以蜀将多不睦。马超、赵云都未尽其用,尤其马超,抑郁而死。关羽与糜芳、士仁不协;刘封与孟达不善;杨仪与刘巴不睦,又与魏延不相容,都坏了大事。王夫之就指出:刘备信诸葛亮,不如信关羽,“且不如孙权之信子瑜也”,故失荆州,败夷陵。孙权亦工权术,但不似曹操之险诈;孙权也宽仁,但不效刘备之用人唯亲。具体地说,孙权的用人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孙权用人,求其所长,弃其所短,不求全责备,不用人唯亲。孙权曾与陆逊书,从容谈论周瑜、鲁肃、吕蒙及陆逊等人的功绩和长短得失,很有雅量。孙权在书中明确提出“不求备于一人”的用人原则,认为鲁肃有二长一短,但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吕蒙少时,果敢有胆,而学问不足,孙权劝其读书,后来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与周瑜比肩。陈寿对孙权的品评论人,极为赞赏,认为“优劣允当”。其他诸将,如甘宁、潘璋两人骁勇忠勤而粗猛好杀,潘璋更是奢侈骄汰而数犯法禁,孙权惜其才、重其功而原其短,两人感遇,立了无数战功。孙权不用人唯亲,《吕范传》载了一个生动的例证。孙权十五岁时作阳羡长,手下有一个功曹叫周谷,他工于迎逢,善造假帐欺瞒上司,多支钱财供孙权的私求,很得孙权欢心。吕范主管财计,孙权每有所求,他都一一记载下来向孙策报告,惹得孙权很生气。但到孙权统事时,却反过来重用吕范而罢黜了周谷。由于孙权用人以国事为重,他又有一双善识人的慧眼,故其所用人才,国受其益。孙权所用丞相,如顾雍,如陆逊,都具有治平天下之大才,王夫之称其为“允为天子之大臣”。孙权遣使曹魏的外交人才,如徐详,如赵咨,都堪任专对,不辱君命。
其二,孙权从多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