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墓葬出土的花卉楼遗址
(二) 花正常值的结构
花圣辉大厦(17号地块)在挖掘过程中说“在16号车道的东侧,发现了8个南北平行的大柱,南北长29米,每个柱的距离为4米。……这一带可能是花萼楼遗址”。遗址的残缺给复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好在描述花萼楼的唐史文字资料相当丰富,为我们铺开了推论的空间。花萼楼在兴庆宫中属于高大豪华建筑,王湮《花萼楼赋》云;“于城之陬,建此飞楼,横逦迤而十丈,上棱蹭而三休;仰接天汉,俯瞰皇州。”为我们勾画出了花萼楼的大概面貌,“于城之陬”,是地点位置,“飞楼”形容它的高度,“十丈”喻意宽广,而“三休”就直接表明了花萼楼的楼层。
在唐长安三大内中,根据考古发掘及复原,所有的宫廷楼阁都是两层,而花萼楼首先建成三层,是非常稀罕的,就有了“仰接天汉,俯瞰皇州”的诗句。在当时长安的建筑只有塔才有高度,但内部容积很小,而花萼楼体量很大,楼上能举行盛大的国宴。可以说花萼相辉楼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占有重要的一页。
唐代是高台建筑向楼式建筑的过渡时期,从周至汉为土结构为核心的土木结构体系,自东汉以来有了以木结构为骨干的土木结构体系,隋唐时期是这一体系的发展。从大明宫麟德殿等遗址的发掘来看,承重夯土墙依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再从勤政楼的结构来看,实际也是土木结构承重夯土墙的体现。我们有一个大胆的猜想,勤政楼和花萼楼是开元八年同时建造,是出自同一个匠师之手设计,用勤政楼去推断花萼楼的营造结构比较合理。《发掘记》述“发现南北平行的大柱础8个”,而未发现夯土墙,很可能就像勤政楼,外围是柱子靠里是承重夯土墙;这样花萼楼的次外围就是承重夯土墙。花萼楼面阔七间,通过计算进深六间比较合适,内部空心正好符合“金箱斗底槽”结构,(一层满柱,二三层减柱)适合乐舞演出的空间,二层和三层为七间乘六间的大型活动场所。上二楼的楼梯参照勤政务本楼也设在一层外面,在楼梯转弯停处设楼门,二层和三层楼梯设在楼内。花萼相辉楼为宴乐性质,以华丽而著称,屋顶用歇山式样。
《花萼楼赋》的“横逦迤”喻意不是规整的形状,给花萼楼配置出进深一间面阔三间的门头。另从发掘平面图上察看,日字型长廊大出花萼楼一截,花萼楼旁边应该有建筑物和日字型长廊对齐,所以给花萼楼延伸两个子楼,扩大主楼勾栏平座的廊庑功能。关于花萼楼的造型和附设构造,也可以参考宋画《滕王阁图》,滕王阁为歇山顶式样楼,有一抱厦门头、楼两侧有相连的子楼。另外在《陕西通志》里的兴庆宫图,花萼楼也是三层楼房,有一门头,带两个配房。花萼楼的两个子楼3间乘2间,柱距面阔均为4米,进深的第一间为3米,第二间为4米,柱网为12米乘7米,柱网外的台阶亦为2米,子楼的台基为16米乘9米。花萼楼台基加两个子楼台基南北总共长46米。
复原的平面图花萼楼南北长为29米,平行的柱础8个,每个柱础的距离4米,东西平行的柱础7个,距离都是4米,加上一间门头,东西宽也是29米。柱网外的一圈殿陛为2米,花萼楼的台基为33米乘33米。
为此,我们就可以推测花萼楼的立面,花萼楼台基高0.5米,一层高11.4米(楼面0.5米),二层高9.4米,3层高6..2米,顶高7.8米。总高35.3米,折合120唐尺。两个子楼台基高0.8米,一层高11.1米,二层高5.3米,顶高4.8米,总高22米。(图七、图八、图九)
我们在复原平面图过程中发现,花萼楼在这个位置和勤政楼的道路刚好吻合,也验证了花萼楼的位置。
(三) 两廊、北廊、小区内
日字型长廊(六号基址)遗址所占面积最广,地基也很高,其建筑时代也是这一区域内最晚的一个,其他各遗址大都被压在六号基址的下面。廊的范围东西宽63米,南北长92米。其东廊和西廊各宽为10米,而贯穿东、西廊中间的横廊宽为5米。在中间并有一砖台阶,这里是一出入廊的门口。
整个廊址以中间的横廊保存的最好,其向南的…面有两门,各有一延出的砖台。北面仅中间有一门,与北廊之门相对,向北有长3.6米的砌砖台阶道,宽3.4米。在横廊北面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廊址,两廊的外边,据东、西两廊仅4米。其南端与横廊通,北端已破坏无存。
在回廊的周围有当时的井址5个,在西面2个,北面1个,东北角处2个,距离廊址都很近,这次井与回廊是同时的。另外在西宫墙处还有两个井,其时代较前述个井略早。在大明宫麟德殿的西侧同样也有两个井,从这种环绕殿堂和回廊建井的情况来看,除供当时一般用水外,可能是一种防火的设施。
日字型长廊,建在开元二十四年扩建时期后,这是一次大幅度的改造,将一些长廊、回廊、亭台、甬道等,汇总成一个大型的日字型长廊,并且将勤政楼、花萼楼、城垣及角楼等连在一起。
值得说明的是,其实勤政楼、花萼楼一直就是连在一起的,在初期开元八年,花萼楼二层有桥通向西宫墙,是西南宫墙把它们连起来。开元十四年宫墙西移扩建时期,修有长廊把它们连在一起,所以,历代许多图文都是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分析软件:PSSE二次开发all.docx VIP
- 冠脉介入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电力调度软件:PSSE二次开发all.docx VIP
- 电力分析软件:PSSE二次开发_(4).PSSE编程环境与语言.docx VIP
- 电力调度软件:PSSE二次开发_(6).PSSE高级功能与优化.docx VIP
- 电力调度软件:PSSE二次开发_(3).Python在PSSE中的应用.docx VIP
- 电力分析软件:PSSE二次开发_(24).未来电力系统趋势与PSSE的发展.docx VIP
- 既有管线保护专项施工方案(已审批).doc
- 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pptx VIP
- 电力调度软件:PSSE二次开发_(5).PSSE案例分析与实践.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