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学原理部分考点
一、美学研究的对象:
在西方美学史和中国美学史上上,美学研究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类: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美的本质,美的规律);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和艺术;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关系;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经验;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其实,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它的核心是以审美意象为对象的人生体验。
二、 美学的学科性质 :
美学的学科性质可以归纳为四点:
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意象世界和价值世界;
美学是一门理论学科、哲学学科,那种用心理学美学来取代哲学美学的思潮对美学的学科发展是不利的;
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美学与艺术、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神话学、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史、风俗史等诸多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
美学是一门正在发展的学科,从国际范围看,至今还找不到一个成熟的、现代形态的美学体系。
三、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外在于人的“美”: 柳宗元提出得命题: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美不能离开人的审美活动。美是照亮,美是创造,美是生成。对于柳宗元的命题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来理解:
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
美并不是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样的。同意外物在不同的人面前显示为不同得气象,生成不同得意蕴。
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在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阶段,美一方面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又有差异性。
四、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纯粹主观的“美”:
马祖道一提出得命题:心不自心,因色故有。张璪提出的命题:外师造化,中得心愿。
“心”是照亮美的光源。这个“心”不是实体性的,而是最空灵的,正是在这个空灵的“心”上,宇宙万化如其本然地得到显现和敞亮。所以,宗白华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又说:中国宋元山水画“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是自然的本身”。
五、美感是体验:
( 1 )美感(审美体验)是与人的生命和人生紧密相联的,而认识则可以脱离人的生命和人生而孤立地把事物作为物质世界(对象)世界来研究。
( 2 )美感(审美体验)是直接性(感性),是当下、直接的经验,而认识则要尽快脱离直接性(感性),以便进入抽象的概念世界。
( 3 )美感(审美体验)是瞬间的直觉,在直觉中得到的是一种整体性(世界万物的活生生的整体),而认识则是逻辑思维,在逻辑思维中把事物的整体进行了分割。
( 4 )美感(审美体验)创造一个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意象世界)。“华奕照耀,动人无际”,这就是美,而认识则追求一个抽象的概念体系,那是灰色的,乏味的。
六、王夫之借用因明学的一个概念“现量”来说明“美感”的性质,“现量”的“现”有三层含义:
( 1 )“现在”,即当下的直接的感兴,在瞬间(“刹那”)显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只有美感(超越主客二分)才有“现在”,只有“现在”才能照亮本真的存在。
( 2 )“现成”,即通过直觉而生成一个充满意蕴的完整的感性世界。所以美感带有超逻辑、超理性的性质。美感的直觉包含想象(原生性的想象),因而审美体验才能有一种意义的丰满。
( 3 )“显现真实,即照亮一个生活的本真世界。七、美感的综合描述:
( 1 )武功利性:在审美活动中,人们超越了对象的实在,因而也超越了利害的考虑。这意味着美感是人和世界的一种自由的关系。
( 2 )直觉性:这是美感的超理性(超逻辑)的性质,超理性不是反理性。美感中包含有理性的成分,或者说,在“诗”(审美直觉)中渗透着“思”(理性)。
( 3 )创造性:美感的核心是生成一个意象世界,这是不可重复的,一次性的。
( 4 )超越性:美感在物我同一的体验中超越主客二分,从而超越“自我“的有限性,这种超越,使人获得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感和解放感。这种超越,使人回到万物一体的人生家园。
( 5 )愉悦性:美感的愉悦性从根本上是由于美感的超越性而引起的。在美感中,人超越自我的牢笼,回到万物一体的人生家园,从而在心灵深处引发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这种满足感和幸福感可以和多种色调的情感反应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非常微妙的复合的精神愉悦。这是人的心灵在无我交融的境遇中和整个宇宙的共鸣和颤动。
八、在美学史上,对 自然美 的性质的几种看法:
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如形状、色彩、体积以及对称、和谐、典型性等等。
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
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
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自然美的本体是审美意象。自然美不是自然物本身客观存在的美,而是人心目显现的自然物、自然风景的意象世界。自然美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是人与自然的契合。
九、和自然美的性质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是否所有的自然物(自然风景)都是没的?
自然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学堂在线 海上求生与救生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智能无人船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pptx VIP
- 超星尔雅2018《形象管理》章节测试答案满分答案.pdf VIP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读写 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docx VIP
- 某沿海城市低空产业赋能城市管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版v1.0.pdf
- 中国石油大学远程教育,压裂井返排优化设计研究.doc VIP
- 学堂在线 战场侦察监视技术与装备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学堂在线 工程伦理2.0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2024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微电子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热门选题100个)最新.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