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七课
古诗词三首
语文 ·人教版 ·六年级上
第二课时
1
一年四季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
为什么?
奇妙的大自然,正因为有了季节的更替, 自然的变换,才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古代许多诗人看到这样美
妙的世界,为我们留下了赞美四季美景的诗。
2
看了课题,你觉得这首诗写的
是什么?
写的是江南春天的美景。
3
看图入境,揭示课题
4
5
6
7
品词析句,体会景美
8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 村 山 郭酒旗 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9
9
江南春
1.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听范读,边听
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千里江南,绿树红花,酒旗飘扬,烟雨 朦胧,黄莺啼叫。
10
字词注释
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11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 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 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12
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
请你把诗中描写景物的词语画出来。
莺啼、绿树、红花、水村、山墎、酒旗、寺庙、楼 台、烟雨。
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 表达的意象。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快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 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数不清的 寺庙迷蒙的烟雨。
13
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江南地域辽阔,春景繁富。 “千里”之内,处处 杂花生树、红绿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内,水 村山,处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 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严,楼台隐现。 霏霏细雨,淡淡轻烟,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 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 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
14
理解诗意,感悟情美
15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太和二年(828年)进 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 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 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 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 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16
你猜测杜牧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
情写下《江南春》这首诗的呢?
这种心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 的呢?
17
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
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 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意 境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18
拓展诵读,体会韵美
19
1、请你们再次来深情的朗读这首诗, 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2、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词呢。
《忆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泊船瓜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20
《游园不值》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课堂延伸,表现春美
21
1、江南的春天很美,我们身边的春天怎样 呢?
2、我们身边的春天也很美,仓颉元的春 天,馒头山的春天,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2
课外作业,积累运用
23
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
词,试着背诵并运用。
24
谢谢观看
2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