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 22 课《月光曲》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小学语文教师的 6 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月光曲》。接下来我会按照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环节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
《月光曲》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 22 课。本单元一共包含三篇课文,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操。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一个秋天的明月夜,走进简陋的茅屋为穷兄妹俩弹琴的故事,他触景生情,谱写了著名的《月光曲》。课文表现了贫穷兄妹间相互体谅的亲情,表达了贝多芬对穷困人民的爱和同情。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抽象思维能力仍有待发展。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对于文章语言的分析和感受力仍有欠缺。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和语言直观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我设置了如下三维目标:
1、会读会写生字词,正确理解文中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和想象,感受联想手法的运用,提高阅读能力。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的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只有明确了教学重难点,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此我的教学重点为:通过具体语句,分析联想的画面,学习运用联想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为:理解贝多芬的言行,感受贝多芬对穷人的关心和同情。
五、说教学方法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为此,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交流的教学方法,配合朗读法、点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探究。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重点阐述第六点,说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会通过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营造良好的导入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以及探索心理的有效方法。对此我会播放钢琴曲《致爱丽丝》的音频,初步感受钢琴曲的独特旋律,营造课堂氛围,随后引导学生交流对贝多芬的了解,为后面的学习感悟铺路。
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小段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感受。这是贝多芬的钢琴名曲《致爱丽丝》。说到贝多芬,大家了解他吗?谁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啊?
今天让贝多芬的《月光曲》带领大家走入音乐世界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样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我会给学生 5 分钟时间自由朗读课文,同时明确在读的过程中解决相关任务。比如:指出你认为需要注意的字词。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读毕,我会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汇报学习,我会适当的进行指导。
字词方面:我会通过给生字组词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字词应用。引导学生给“谱“盲陶等生字组词。
内容方面: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学习生字词,了解文章大概,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了基础。环节三:析读课文,质疑问难
在这一环节,我会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哪次弹琴的场景打动了你,说明理由。讨论时间为 10 分钟,最后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我预设学生会找到以下内容。
内容一:贝多芬第一次弹琴的场景
在这里,我会先请学生分享打动自己的原因。接着请学生找找文中描写这对兄妹生活环境的词语。从“破茅屋”中感受兄妹俩很穷,生活在社会的底层。随后提问学生:妹妹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呢?明确妹妹虽然双目失明,但是热爱音乐。自此,引出贝多芬弹琴的场面。盲女孩在听完贝多芬弹完一曲之后,连续说了两个 “您”,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前后语气是否一致,有什么不同?感受前一个是怀疑的语气,后一个是肯定的语气。引导学生由盲女孩的反映中体会贝多芬弹琴技法高超。最后请学生分角色表演。
内容二:贝多芬第二次弹琴的场景
在学生分享打动自己的原因后,我会引导学生从皮鞋匠的角度回答,他好像看到了什么?他看到的画面是真实的吗?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通过这样一系列有层次的提问,明确皮鞋匠透过贝多芬的琴声看到了大海、冉冉升起的月亮、大风、巨浪.这些画面都是虚构的,是通过琴声联想的画面。随后,引导学生想象皮鞋匠所看到的画面,并抓住词语“微波粼粼、
越升越高、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引导学生感受画面变化对应的琴声旋律的变化,进而体会贝多芬心情的起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 23 课《京剧趣谈》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 24 课《少年闰土》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 25 课《好的故事》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 26 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等奖说课稿.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 27 课《有的人一纪念鲁迅先生》一等奖说课稿.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1课《伯牙鼓琴》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0-课《竹石》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 25 课《好的故事》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 1 课《北京的春节》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 2 课《腊八粥》一等奖教学设计说课稿.docx
最近下载
- 2025年包装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云南省昭通市2025届中考 数学模拟试卷.docx VIP
- xxx30兆瓦特许权光伏电站职业病危害控制效评价报告书.doc VIP
- 八年级信息科技第一章《从感知到物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VIP
- 合同能源节能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 VIP
- 票据业务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SEMI E30-1103(完整中文版本).pdf
- 05SFG04-钢结构装配式防倒塌棚架结构设计图集.pdf VIP
- 2018年下半年全国事业单位联考A类《综合应用能力》题及参考答案.pdf VIP
-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正高级职称,市高层次人才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高级教师持证人
专注于文案的个性定制、修改和润色等,己有近十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方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策划书等多方面的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