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列朝诗集》对七子的规制\,\今其内容包含如下\,钱谦对七子的激烈攻击往往令人困惑。评论家指出,这是由于政府之间的纠纷。\钱谦益编撰《列朝诗集》的修史动机,分析钱氏抨击七子的原因不限于壇腆之争,更有身处鼎革的贰臣对国运的反思\\钱谦益本着文运系乎国运的观点,认为七子为明朝国运的转折点,从此之后,明朝由盛转衰\\《列朝诗集》\是一部中国古典诗歌集,它在唐代已经出现,经过五次修订,\宋元明清时期\,宋明两代都在编辑中删减或修改,\元朝
论《列朝诗集》对七子的规制
钱谦对七子的激烈攻击往往令人困惑。批评人士指出,这是由于政府之间的纠纷。钱谦益想用七子来提高自己的地位。本文联系钱谦益编撰《列朝诗集》的修史动机, 分析钱氏抨击七子的原因不限于壇坫之争, 更有身处鼎革的贰臣对国运的反思。钱谦益本着文运系乎国运的观点, 认为七子为明朝国运的转折点, 从此之后, 明朝由盛转衰。
一、 对献吉、牧斋之》的评论
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中对七子派抨击不遗余力, 对于李、何、王、李四人及其追随者的效法汉唐, 钱氏多次使用感情色彩十分强烈的词语予以抨击, 称之“模拟剽贼” (李副使梦阳)311、“窜窃剽贼” (蔡孔目羽)308、“讹谬之学” (何副使景明)323、“谬种流传” (李按察攀龙)429等等。小传中对七子的抨击于“李梦阳”条的表达最为人所关注:“献吉生休明之代, 负雄鸷之才, 僩然谓汉后无文, 唐后无诗, 以复古为己任。信阳何仲默起而应之。自时厥后, 齐吴代兴, 江楚特起, 北地之壇坫不改, 近世耳食者至谓唐有李、杜, 明有李、何, 自大历以迄成化, 上下千载, 无余子焉。呜呼, 何其誖也!何其陋也!夷考其实, 平心而论之, 由本朝之诗, 溯而上之, 格律差殊, 风调各别, 标举兴会, 舒写性情, 其源流则一而已矣。献吉以复古自命, 曰古诗必汉魏, 必三谢;今体必初盛唐, 必杜;舍是无诗焉。牵率模拟剽贼于声句字之间, 如婴儿之学语, 如桐子之洛诵, 字则字、句则句、篇则篇, 毫不能吐其心之所有, 古之人固如是乎?天地之运会, 人世之景物, 新新不停, 生生相续, 而必曰汉后无文, 唐后无诗, 此数百年之宇宙日月尽皆缺陷晦蒙, 直待献吉而洪荒再辟乎?献吉曰:‘不读唐以后书。’献吉之诗文, 引据唐以前书, 纰缪挂漏, 不一而足, 又何说也。国家当日中月满, 盛极孽衰, 粗材笨伯, 乘运而起, 雄霸词盟, 流传伪种, 二百年来, 正始沦亡, 榛芜塞路, 先辈读书种子, 从此断绝, 岂细故哉!” (李副使梦阳)311此段文字, 对李梦阳的攻击, 模拟剽贼、引据纰缪挂漏, 尚在诗文批评的范围之内, 至谓粗材笨伯, 流传伪种, 正始沦亡, 先辈读书种子, 从此断绝, 则直可视为人身攻击。其态度之激烈, 确让人难以理解。
对独立于七子之外的特立独行之士, 牧斋却多予赞誉之辞。如杨慎, 当李梦阳倡言复古、风靡海内之际, 他能够“沉酣六朝, 揽采晚唐, 创为渊博靡丽之词, 其意欲压倒李何” (杨修撰慎)354, 故深得牧斋眷顾。嘉靖初年唐顺之、王慎中倡学初唐, 牧斋称之为“尽洗一时剽拟之习”, 并赞扬李开先、罗洪先、赵景仁等人“左提右挈, 李、何文集几于遏而不行” (李少卿开先)377。李攀龙之同乡于慎行虽“生当庆、历之世, 又为历下之乡人”, 其论诗却“皆箴历下之膏盲, 对病而发药”, 因此, 钱氏更是对之赞赏有加, 誉之“夫惟大雅, 卓尔不群” (于阁学慎行)547。此外, 归有光“尝为人文序, 诋排俗学” (震川先生归有光)559;徐渭“讥评王、李, 其持论迥绝时流” (徐记室渭)561等等, 所有这些人与事, 《小传》皆予以详细叙述, 其间充溢着赞誉之辞。牧斋尤其赞赏汤显祖, 因为他曾经批评李梦阳之文“等赝文尔。”“又简括献吉、于鳞、元美文赋, 标其中用事出处及增减汉史、唐诗字面, 流传白下, 使元美知之。”钱氏为此对汤显祖大加赞誉, 认为“自王李之兴, 百有余岁, 义仍当雾雺充塞之时, 穿穴其间, 力为解驳。归太仆之后, 一人而已” (汤遂昌显祖)563。上述诸人, 皆为反李、何、王、李的旗帜, 对上述诸人的赞誉, 即是对七子的间接排击。
二、 《明诗别裁集》的序录本
后人论列朝诗集, 多訾议牧斋对七子的口诛笔伐。举例观之:“空同诗削其摹古太着迹者, 余皆卓荦可观。而虞山诋不遗余力, 只可诳盲俗耳。”“李献吉雄浑悲壮, 鼓荡飞扬;何仲默秀朗俊逸, 回翔驰骤。同是宪章少陵, 而所造各异, 骎骎乎一代之盛矣。钱牧斋信口掎摭, 谓其模拟剽贼, 同于婴儿学语。至谓读书种子, 从此断绝。此为门户起见, 后人勿矮人看场可也。”沈德潜《明诗别裁集》自序:“尚书钱牧斋《列朝诗选》, 于青丘 (高启) 、茶陵 (李东阳) 外, 若北地 (李梦阳) 、信阳 (何景明) 、济南 (李攀龙) 、娄东 (王世贞) 概为指斥。且藏其所长, 录其所短, 以资排击。而于二百七十年中独推程孟阳一人。而孟阳之诗, 纤词浮语, 只堪争胜于陈仲醇诸家。此犹舍丹砂而珍溲勃, 贵筝琶而贱清琴, 不必大匠国工始知其诬妄也。”沈德潜《明诗别裁集》最推崇者即为七子, 自不满钱谦益的抨击。清诗话中谈到《列朝诗集》者多此类见解, 可见清人并不完全同意牧斋对七子的看法。钱谦益对此亦甚为明晰, 其《题徐季白诗卷后》曰:“余之评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