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往往指向诗人内心的纯洁、宁静和平和。这些特点体现在王孟的诗中如“清”的直率、简洁、深沉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之中。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王孟的山水诗以“清淡”闻名,这种“清淡”不仅表现在作者的创作手法上,更是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出来的。例如,王孟的作品充满了自然景色,但却保持着高度的艺术性,展现出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审美追求。综上所述,“清”是中国古代山水诗中重要的一环,它既反映了王孟的思想理念,又体现了其创作方法和风格特点。
论王维山水诗的清与疏
王维和孟子的山水诗以“清淡”闻名。这两种诗都是盛唐时期清明诗派的主要代表。历代诗论家以“清”、“清淡”评过王孟。如其同时代的诗人杜甫评孟浩然曰:“复忆襄阳孟浩然, 清诗句句尽堪传。” (《解闷》) 又以“最传秀句寰区满, 未绝风流相国能” (《解闷》) 论王维。明代胡震亨云:“襄阳气象清远” (《唐音癸签》卷五) , 胡应麟首次将王、孟、储、韦等人归为清淡一派:“张子寿首创清淡之派, 盛唐继起, 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 而益之以风神者也。” (胡应麟《诗薮》内编) “诗最可贵者, 清。然有格清, 有调清, 有思清, 有才清。才清者, 王、孟、储、韦之类是也”。 (《诗薮》外编)*
王孟在诗歌创作中也偏好用“清”字。据统计, 孟诗中用到“清”字达五十多处, 多以“清”来称谓事物, 如:
逸气假毫翰, 清风在竹林。 (《洗弟竹亭》) 何时还清溪, 从耳炼丹液 (《山中逢道士》)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 (《秋登万山寄张五》) 朝来问疑义, 夕话得清真。 (《还山赠湛禅师》) 落景余清晖, 轻桡弄溪渚。 (《还山赠湛禅师》)
松风生夜凉, 风泉满清听。 (《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
可见在孟浩然的诗歌世界里, “清”是一个鲜明的字样, 同时也是孟浩然重要的审美理想之一。
王维诗中的清字, 夜屡见不鲜, 如, “清昼”“清深”“清泉”等等: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瞑》)
槐色阴清昼, 杨花惹暮春。 (《送丘为往唐州》) 要欲闻清佩, 方将出户迎。 (《待储光羲不至》) 清川带长薄, 车马去闲闲。 (《归嵩山作》)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积雨辋川庄作》) “清”不仅是清淡一派的审美理想, 而且也是历代试论家所持
的重要标准, 那么“清”究竟是怎样的审美概念呢。
胡应麟曾对清做过这样的阐释:“清者, 超凡绝俗之谓。绝涧孤峰, 长松怪石, 竹篱茅舍, 老鹤疏梅, 一种清气。固自迥绝尘嚣, 至于龙宫海藏, 万宝具陈。钓天帝廷, 百乐偕奏。金关玉楼, 群真毕集。入其中使人神骨冷然, 脏腑变易, 不谓之清可乎!” (《诗薮》外编卷四) 他将“清”界定为“超凡绝俗”, 可谓得清之真义, 但是不够全面。
当代学者蒋寅先生对“清”进行了更加完整, 详尽的论证。他在《古典诗学中“清”的概念》一文中认为:
“清”是与“浑厚”相对的一种审美趣味, 它明快而澹净, 有一种透明感, 像雨后的桦林, 带露的碧荷, 水中的梅影, 秋日的清空;也像深涧山泉、密林幽潭, 有时会有寒冽逼人的感觉。如柳宗元《小石潭记》所写的让人不可久居。总之, 作为风格范畴的“清”, 我觉得可以表述为形象鲜明, 气质超脱而内涵相对单薄这么一种感觉印象。
他进而将“清”的内涵分为:诗歌语言的明晰省净。诗人气质的超脱尘俗、立意与艺术表现的新颖。此外还有意境和情趣的凄冽和古雅等等。
本文主要以蒋寅先生的界定为依据展开论述。下文主要从诗人气质、语言、风格几个方面比较王孟的“清”。
一 保持文学氛围的严格合理
王孟山水诗中很多诗篇都表达了隐逸山林的愿望。这实际上也是对世俗人生和功名利害的超脱, 是一种清高孤傲。如孟浩然的《涧南园即事贻晈上人》:
弊庐在郭外, 素产唯田园。左右林野旷, 不闻朝市喧。钓竿垂北涧, 樵唱入南轩。书取幽栖事, 将寻静者论。
诗歌描绘了远离尘世喧嚣的隐逸之乐:游冶旷野、垂钓北涧。丝竹南轩, 表现了诗人隐遁的生活方式和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又如“腼寻沧州趣, 近爱赤松好”《宿天台桐柏观》) 、“常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晚泊浔阳望庐山》) , 孟浩然山水诗中除表达隐逸的愿望之外, 还常常追求脱离尘俗的生活。如“外事情都远, 中流性所便。闲垂太公钓, 兴发子猷船。余亦幽栖者, 经过窃慕焉” (《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 、“愿言解缨路, 从此无烦恼” (《宿天台桐柏观》) , 诗人希望摆脱世俗事情的羁绊, 过上闲时垂钓如太公、逸兴勃发如子猷般的生活。
王维的山水诗中也常常表现出优游于山林、寄情于田园、淡泊于名利的情怀。如“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渭川田家》) “复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等等。
思想内容的清高是王孟山水诗的一个共同的鲜明特色。诗中的这种清高与诗人心境的超凡脱俗形成了互动关系。正因为有了心境的清高, 折射到诗文之中, 形成了诗文思想内容的清高。正如仇福境之清对诗文创作之清的重要意义。通过诗文的渲泄排遣, 诗人的心境更加清高。
当然, 王孟山水诗中的清高, 又有一些不同。笔者主要以两人的隐居来谈两者诗歌中清高的不同。
当然, 关于孟浩然的隐居, 最早为其诗编集者王士源曾作如下评价:“灌蔬艺竹, 以全高尚……。浩然每为诗, 伫兴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1月13日四川省公安厅遴选公务员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广东省钢琴考级指定曲目.pdf VIP
- 3.實施2015版藥典无菌实验室改造解决方案.ppt VIP
- 船舶结构与货运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工学]画法几何及水利土建制图习题答案(2022年-2023年).pdf VIP
- 第2课 教师节快乐(核心素养教案)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docx
- 土壤中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ppt VIP
- SN∕T 1537-2023 进口矿产品放射性检验规程.pdf
-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1.doc VIP
- 《3 学习乐谱,记录你的音乐生活》精品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