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硼超高锰钢的低温性能.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述:冷却后,含硼超高锰钢被组织成一个单一的聚合物。具有高冲击强度的特点,主要用于承受冲击较大的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在寒冷地区经常发生高锰钢部件脆性断裂现象。关键词:持续冲击;冷却;结构解析;勾拌;抗裂性;耐寒性;可靠性;制造工艺

含硼超高锰钢的低温性能 经过处理后,高锰钢被组织成一个单一的聚合物。它具有高冲击强度的特点。一般来说,脆弱性很少。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承受冲击较大的零部件上。如履带板、鄂式破碎机、挖掘机的斗齿、矿车联结环等。但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寒冷地区经常发生高锰钢部件脆性断裂现象。如内蒙古寒冷地区的露天矿挖掘机的斗齿、履带板中有近20%是因脆性断裂造成失效的。阜新和抚顺露天矿中失效的挖掘机履带板中有40%是因脆性断裂所致,斗齿也有部分因脆性断裂而失效。而我国严寒地区漠河的最低温度达-53.2℃。为了解决高锰钢的低温脆断现象,有人曾在ZGMn13中加入3.56%的Ni,可大大提高其低温条件下的抗脆性破坏能力,但镍资源稀少价格昂贵,目前市场价格为26.5万/t,上述成分使高锰钢成本提高1倍以上,因而影响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有文献报道将Mn含量提高到16%~19%,不只使强度塑性提高,还可以提高低温下在变形的条件下抗脆性破坏的能力。作者在含硼超高锰钢中加入B、Cr、稀土等合金元素后,超高锰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发生了改善、耐磨性能得到较大的提高,在严寒条件下使用效果如何,还没有人对此进行过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其低温韧性、找出韧-脆转变温度,以确定材料的适用范围。 1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1.1 sis 含硼超高锰钢的化学成分为(质量分数,%):1.4C,0.34 Si,17.86 Mn,0.064 P,0.042 S,0.003 B,1.00 Cr。试验设备采用JB-301摆锤式冲击试验机和SSX-55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 1.2 温度范围试验 根据《金属机械性能实验方法》,采用夏比U型缺口冲击标准试样,尺寸为10 mm×10 mm×55 mm,在中部开有2 mm深U型缺口。试验的温度范围是20~-80℃,每档温度用三个试样进行测试。0~-70℃的试样用干冰+酒精进行冷却,-80℃的试样用液氮+酒精进行冷却。由于试样从介质中取出放到冲击试验机上有时间间隔,为了保证冲击试验时试样的温度为预定温度,采取了缩短时间和补偿温度的方法。即将试样冷却到较试验温度低2~4℃并保持10 min,然后用和试样温度相同的夹钳将试样取出,迅速在试样支架上放好。从试样取出到将它在试验机上冲断所用的时间不应超过5 s。 2 高锰钢性能阶段 连续冲击所得结果见表1和图1。 由图1可见,在20~-80℃的范围内出现了两次冲击韧性突降。第一次出现在0℃,此时韧性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为159.7 J/cm2,完全满足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高锰钢使用标准。在0~-70℃的范围内,冲击韧性逐渐降低,趋势比较平缓,在-70℃时韧性值仍为104.7 J/cm2,直到-80℃时出现第二次突降,降低到70.9 J/cm2,为常温时的36%。 3 试验结果的分析 3.1 试验试件断口形貌和试验结果的比较,见表1 评定金属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GB/T 229—1994标准规定了三种测定韧脆转变温度的方法,FATT50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试验方法。按GB/T229—1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断口形貌以脆性断面率为50%所对应的温度记为FATT50。试样宏观断口形貌如图2所示。 由图2看出,随着试验温度的降低,试样侧面膨胀量逐渐减少,断口上放射区所占百分比逐渐增大,说明韧性越来越差,这和试验数据相符。20℃时试样的韧性最好,侧面膨胀量最大,断口上几乎都为纤维断口;-20℃试样膨胀量比-40℃时稍大,但是断口上纤维断口和放射区断口比例分配差别很小;-60℃和-70℃断口形貌差别不大,-70℃时断口放射区为50%,即脆性断面率为50%;-80℃时试样断口的侧面膨胀量较小,并且中心晶状区所占比例较大,远超过50%。所以按着GB/T 229—1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中的规定,确定含硼超高锰钢的韧脆转变温度为-70℃左右。这也符合文献中所描述的“一般认为αK值降到常温时数值的一半的温度,是脆性转变温度”。 将低温冲击后的试样经酒精浸泡后迅速吹干,在扫描电镜上对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如图3所示。 从微观断口形貌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降低断口形貌特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0℃和40℃时较深、较大韧窝之间布满小韧窝,说明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大,在断裂前经历了较大的塑性变形,断口还是完全韧性断裂特征。韧断机制是微孔聚合。韧窝是微孔长大的结果,韧窝内大多包含着一个夹杂物或第二相,这证明微孔多萌生于夹杂物和第二相与基体的界面上。随着温度的降低,准解理断口比例逐渐增多,韧窝数量减少,-80℃时有较少的撕裂韧窝,准解理断口有明显的撕裂棱,有放射状花样,并且起源于孔洞,有河流花样但是较短不连续,此时接近解理断裂。 3.2 冲击韧性随文献含量的变化 钢中化学成分C、Mn、Si是主要影响低温脆性转变温度的因素,碳含量在0.8%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