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概述:\n\n本文通过《琴茶》一书,探讨了中华茶文化的魅力,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理念,从而引发了人们对茶文化的兴趣和向往。\n\n关键词:\n\n《琴茶》,茶文化,华夏,历史,人文,和谐
从《琴茶》看中华茶文化的魅力
中国是茶叶和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华茶文化以陆羽《茶经》为标志诞生于唐代。从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其特有的学科性质:以茶事活动为凭借,以茶的物质性为载体,表现茶之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并将两者高度融合,创构文化艺术氛围,探求人生哲理,强化精神内省的中介文化。
中国人特有灵性,总爱对世界万物作理性思考和艺术想象,总能从平常生活中悟出“道”来。就拿吃茶来说,竟吃出文化、吃出“道”来。茶人们饮茶无意于琢磨茶中有什么营养物质,茶人之意已不在茶,而是一门心思参悟人生哲理,推演万物生生不息之理,追求“天人合一”的高深境界。吃茶意在茶之外了。这也正是中华茶文化魅力之所在,中华茶文化唐代以来,经历了千百年的延续发展、融合儒、道、释三教玄奥思想,集文学、艺术、科技、民俗为一体,为中华文明史添上璀灿的光彩,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研究比兴茶而学”的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进步士大夫大多是主张积极入世的,他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治天下”,忧国忧民,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和人生追求。胸怀大志者又大多以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为基础,把精神修养和人格锤炼作为“兼治天下”的先决条件。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地钟情于茶了。唐宋以来,成就卓著的文人士大夫或品行高洁的隐者大多是茶文化的痴迷者与弘扬者。小小一杯茶,怎能有如此魅力,聚集那么多文化精英,担起修身砺志重任?
饮茶与修身砺志的契合点在于茶本身的品性:茶性冲和、恬淡温凉,可以导人趋于清明,爽远、清醒、理智,培养超然、淡泊的雅志和温良恭谦俭让的精神涵养。茶品既成人品。茶品与人品、文品、艺品相得而益彰了。
白居易一生为琴茶为伴,晚年更是如此。《琴茶》诗体现诗人对茶品与人品相通的深刻认识。诗云:“……琴里知闻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作者在抚琴啜茗中陶冶性情,体悟人生,诗中再现的是士大夫以儒雅相尚,是一种淡泊,悠闲的情致。官气、俗气尽皆扫除,“穷通行止长相伴”,诗人可谓得茶之滋益,获茶之精神也。
目的时大多数直言,“增添生活情趣”、“茶艺养身又养性,可培养淑女风范。”在上海则是父母踊跃送娃娃习练茶艺。中小学将融茶知识、茶科学、茶文化、茶艺术为一体的少儿茶艺搬进课堂。少年宫专辟小茶人茶艺馆供孩子们实测。这既是一种知识的传授及劳动技能的培养,又是一种艺术的熏陶与礼仪的训练,更是一种纯朴廉俭的生活方式的养成与道德素质的造就。弘扬茶文化,以俭、和、敬、美的中国茶经创意出高尚纯真的人格。
现代人的心灵渴望回归自然,顺通天性。从咖啡馆走向茶艺馆,由酒楼走向茶坊,自西方情调走进东方境界。茶艺深入到千家万户寻常民宅,由表演形式演化为日常生活形式。人们在这世纪交替的风云动荡中,特别呼唤人心向善,人际和睦,人间祥和。尤其需要茶的内在精神来慰籍心绪,遣兴雅志,优化精神生活质量。绿意葱笼的茶从远古走向未来,历经千年而不衰,将成为新世纪的最佳饮料风靡世界。茶的物质与精神双重功效备受世人青睐。
现代东方茶艺,修心养性,这朵茶苑奇葩将会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情趣的提高而更加普及,更为风行。
朱熹在《朱子语类·杂说》中曰:“物之甘者,吃过而酸,苦者吃过而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问:‘此理何在?’曰:‘也是一个道理,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朱子不是一般地吃茶,而是吃茶悟“理”,由茶之先苦后甘说明天下事是“始于忧勤,终于逸乐”,把茶的物质属性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与人的修身砺志相结合,以茶之先苦后甘说明“忧勤”与“逸乐”的关系。在当今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中,茶作为“灵魂之饮”必然成为追求高雅,锐意进取,崇尚高品位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奉献全部人生者所钟情。
2 “茶”就是“天”,与自然长
茶茗承雨露滋养,得天地精华,历来被称之为“仙山灵草”,“天公开物”。就“自然”而言,在儒、道、释诸家那里,各具其思想文化内涵。从现代观点看,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本原和基础。人类崇尚自然亦为天性,自然界许多物质被古代人作为氏族腾图加以崇拜,如有些民族以山为神,有些民族以水为母。炎黄子孙以龙为民族腾图,集多种动物为一体,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万物的崇敬。在社会发展中,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日益发展,人类这种崇尚自然的天性一度不同程度地被淡化或扭曲,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就是例证。在人们日益重视环境保护,讲究生活质量,追求回归自然的当今,茶作为“自然之饮”,对陶情乐趣,调节生活,追求“天人合一”境界无不大有脾益。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同时,生产关系的变化带来人际关系的变化,更使人们心理上,精神上产生紧张、焦虑、失落、烦燥等现象。精神和心理上的种种不良现象,需要以适当的方式加以调节,而品茗则是一种最佳调节方式。
如果你能走向自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企业内部控制采购业务.doc VIP
- 2022年深圳市大鹏新区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考试真题.docx VIP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路径.pptx VIP
- 第8课 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023年秋最新版】.pptx VIP
- 比泽尔-半封闭整体型螺杆压缩机-中文操作手册CSH65-CSH75-CSH85-CSH95.pdf VIP
- 《无衣》(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019).pptx
- 基于特征性肽段检测人血浆中特瑞普利单抗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pdf VIP
- 矿业权评估师经济与法律笔记2023.docx VIP
- 肺部感染合并心衰护理查房.pptx VIP
- 财富管理02基础-家庭财务报表.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