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课文讲解课件.pptxVIP

兰亭集序课文讲解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 亭 集 序 本课时编写:甘肃省金塔县中学 常宝华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必修二 第三单元 · 第八课 1 畅言教育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 习 目 标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必修二 畅言教育 出绍兴市区,沿着山阴路(古之“山阴道 ”)向西南而行,经13公里之路程,来到兰渚 山下,一个如今占地面积30715平方米的书法 圣地——兰亭就展现在面前了。相传春秋时期 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草,汉代时于此又设过 驿亭, “兰亭”一名便由此而生。 情境创设,导入课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必修二 畅言教育 过鹅池边的三折石桥,绕过土阜,便到了 小兰亭。 亭内有石碑一块,上刻“兰亭”二 字,为清康熙帝的手 书。此碑字经无数游览者 .抚摸而稍平,因此这碑被称 为“君民碑”。 文革中,兰亭遭到了破坏,此碑被砸成三截。虽 经 修补,仍可见破损痕迹,其中“兰”字缺 尾, “亭”字 缺头,但古韵犹存。 情境创设,导入课文 君民碑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必修二 畅言教育 相传王羲之当年在会稽做官,一天正当他 兴致勃勃在书 写“鹅池”两字时,刚写完“鹅 ”字,皇帝圣 旨送到,他只好搁笔去跪接圣旨, 他儿子王献 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 ”字。这两 字“鹅”瘦“池”肥,这块碑成为 书法史上著 名的“父子碑”。 情境创设,导入课文 父子碑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必修二 畅言教育 右军祠后面是“御碑亭”。御碑亭为八角 双重,原为木结构建 筑,五十年代倒塌, 1983年重建,亭高12. 5米。亭内御碑高6. 8 米,宽2. 6米,碑厚20公分,为我国最大的 古碑之一。 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手书的《兰亭 集序》 ,碑的背面是乾隆 皇帝游兰亭时写的一 首七律《兰亭即事》。祖孙两位皇帝的作品 刻 于同一石碑,人称“祖孙碑”,这在国内绝无仅有,是国宝级 的文物。 情境创设,导入课文 祖孙碑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必修二 畅言教育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 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 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 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 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 读或理解。 文 体 知 识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必修二 畅言教育 7 王羲之: (303 ~ 361)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会稽(今浙江 绍兴)人。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初为秘书郎,征西将军庾亮引为参 军,累迁长史。后拜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复授护军将军,迁右军将军, 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 世称“王右军”。 作者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必修二 畅言教育 8 《兰亭集序》法书帖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必修二 整体感知 畅言教育 整体感知 癸(Guǐ)丑 流觞(shāng) 游目骋(chěng)怀 多音字: 会稽(kuài jī) 感慨系(xì)之 曾不知老之将至(zēng) 通假字: 趣舍万殊(通“趋”) 修禊(xì) 形骸 (hái) 齐彭殇(shāng) 古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通“犹”)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必修二 畅言教育 深入探究 赏析 点画:精到而多变,寓刚健于优美; 结构:生动而多变,同一字形绝不重复; 章法:疏密有致,自然天成; 行笔:不激不厉,挥洒自如; 气度:从容不迫,潇洒俊逸。 评价 1、高雅、清新、华美、蕴藉。 2、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3、飘若浮云,游若惊凤。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必修二 畅言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必修二 深入探究 畅言教育 深入探究 《兰亭集序》是怎么来的?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嬉游,称为修禊。东晋永和九年年三月 初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41人来到这里修禊,举 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集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中,列坐曲水 的两侧,将酒觞(杯)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否则罚酒 ( “流觞曲水”) 。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41人中, 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 等16人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 “兰亭集会”)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来,编成一本 集子,并借酒兴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被为“天下第一 行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必修二 畅言教育 曲水图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必修二 深入

文档评论(0)

157****4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