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VIP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3 3页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择性必修上册课后练·第二单元·第五课 《论语十二章》 1.重要字音。 ①八佾( )?????②譬如( )?????③未成一篑( ) ④子罕( )?????⑤迩之事父(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 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 C.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篑:盛土的竹筐 D.请事斯语矣???????事:实践,从事 3.下列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食无求饱????求:追求 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 C.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 D.质胜文则野????野:粗野、鄙俗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譬如平地,虽覆一篑 B.小子何莫学夫《诗》 C.古之学者必有师 D.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B.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C.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D.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6.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B.人而不仁,如礼何 C.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D.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对于孔子所讲的“仁”,要从孔子所处的历史环境中给予评价。从根本上说,“仁”字的本义是“仁者,人也”,也就是“拿人当人”,也就是“爱人”。孔子生于乱世,他家原是宋国的贵族,后来家族渐渐没落, 到鲁国。他幼年丧父,年纪不大就出去谋生,还要奉养母亲,(????)。当时正值列国纷争、 、拿人不当人的奴隶社会末期。面对这样一个黑暗的社会现实,孔子举起“拿人当人”的“仁”字旗帜,倡导“泛爱众而亲仁”,无疑是很伟大的,而且他也是就自己所能来 自己的学说的。在孔子以前,学校 在贵族手中,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于是,从孔子开始办私人学塾,以“有教无类”广收平民子弟。这就是孔子伟大人格的一个具体体现。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流落????生灵涂炭????践行????把持 B.流浪????寸草不留????实行????陷落 C.流浪????生灵涂炭????实行????把持 D.流落????寸草不留????践行????陷落 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所以他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从而和下层社会有着一定的联系 B.所以他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因而和下层社会有着一定的联系 C.所以他和下层社会有着一定的联系,进而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 D.所以他和下层社会有着一定的联系,从而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 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从孔子开始办私人学塾,以“有教无类”为方针广收平民子弟。 B.从孔子才开始办私人学塾,围绕“有教无类”广收平民子弟。 C.孔子开始办私人学塾,以“有教无类”为方针广收平民子弟。 D.孔子开始办私人学塾,“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收平民子弟。 10.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结合你所知道的孔子的事迹或思想,按照对联写作要求,完成下列对联。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奉为 “圣人”“天之木铎”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孔子死时,鲁哀公亲制诔文悼念他,称他为“尼父”。到汉平帝刘衍,追孔子为公爵;北魏孝文帝称孔子为“文圣尼父”;北周静帝封孔子“邹国公”;隋文帝则称为“先师尼父”;唐太宗尊他为“先圣”“宣父”;唐明皇加封孔子到王位“文宣王”……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伦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上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下联: ,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除了从“食”和“居”的角度对君子“好学”的表现进行阐释外,还从 “ , ”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2)在《论语》中,孔子用“文”和“质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