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 众 文 艺大 众 文 艺大 文艺评论
论琵琶武曲《十面埋伏》的艺术特色
唐 新 (河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7)
摘要 :传统琵琶武曲情绪激烈雄壮,节奏复杂多变,富于戏剧 的寂静和紧张气氛。
性,多用力度较大的右手演奏技巧,擅长于表现强烈的气氛和情绪。 《小战》运用“煞”中弦的指甲声,来表现刀枪相击,矛盾
琵琶曲《十面埋伏》是一首大型的武曲套曲,以其独特的音乐表现力 相撞;通过“长轮”来描绘双方在交手作战是的冲突。当战斗进
闻名于世。演奏乐曲气势雄伟激昂,艺术形象鲜明。 行愈来愈激烈时,用节奏浓缩的手法,改“弹挑”单音为“划”
关键词:十面埋伏;音乐与演奏;音乐特性;审美价值 四条弦,恰当地描绘出古代拼杀的战斗场面。
《大战》包含《箫声》《呐喊》《信号收兵》三个层次。开
一、乐曲的溯源 始用“夹扫”指法,以快速强大的音量奏出一段递升、递降的旋
《十面埋伏》是一首大型的武曲套曲,以其独特的音乐表现 律,以示战斗趋于白热化,交战正酣。接着用“绞弦”“扫轮”
力闻名于世。乐曲内容壮丽辉煌,风格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 描绘戈矢相击,此处还用“提”“勾轮”“绞弦”子弦、中弦等
是罕见的。这首乐曲是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在垓下(今安徽省灵 指法,描绘溃败声、楚歌声、箫声、马嘶声,气势非凡。
壁县东南)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 《呐喊》是全曲的高潮乐段,通过推、拉、合并双弦等技
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谱写而成 法,形象描绘了呼声震天、惊天动地的战争场面。左手先运用滑
的。《十面埋伏》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绘声绘色地 弦的技巧从一把位滑到四把位,紧接着右手在最高音位扫摇,使
将刀光剑影的古战场刻画得栩栩如生。乐曲歌颂了楚汉战争中得 音调达到全曲的最高顶点。随后,左手在以注的技巧从四把位滑
胜之师刘邦汉军的威武雄姿,是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音画。 到一把位,顺势伏弦,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二、《十面埋伏》的演奏分析 《信号收兵》用“夹扫”指法在中弦、老弦上用同度音奏出
《十面埋伏》是依照我国传统戏曲及章回小说按故事情节发 曲调音,表现项羽在突围败走之际,汉军响起传达追击命令的号
展顺序叙述的特点,依次表现大战前的准备、两军交战场面和大 角声。
战结局,全曲共有九段,按其结构和音乐的发展,可以分为“序 第四部分《项王败阵》以一曲悲歌式的旋律,刻画项羽自刎
幕”“战前”“交战”“战后”四个部分。 前那种万般无奈的复杂心情。全曲于扫弦后的急伏中戛然而止,
第一部分为散板,以《列营》为题,下分六个层次,有《分 令人回味无穷。
营》《军鼓》《掌号》《放炮》。“列营”运用了武曲中典型的 三、《十面埋伏》的音乐特性
散板,各音长度自由,强弱亦无规律,使乐曲的节拍富于变化, 琵琶武曲是用形象鲜明的音乐语言,来表现一定故事情节
适宜表现武曲的曲情。 的,气势宏伟、结构庞大。根据乐曲的思想内容,从不同角度分
在《十面埋伏》列营段当中,用“提”、“勾”缠弦之后紧 析,其具有多方面的音乐特性。
接“长轮”空弦,反复三次,模仿炮火的轰鸣声称之为《放炮》 (一)标题性
段。用“夹扫”指法演奏一组快速十六分音符的乐音,模仿马蹄 标题音乐的创作展示了作曲家以标题为依据,进行周密的
声。 艺术构思,选择能体现构思的独特的结构样式,并运用各种音乐
这一段还集中采用了轮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贝多芬奏鸣曲op111第一乐章》的风格特色与艺术研究.pdf
- 《龙之畅想曲》艺术特色探析.pdf
- 《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的艺术魅力.pdf
- 《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的艺术特色与演奏特点分析.pdf
- 《索尔维格之歌》的艺术特点与情感体验.pdf
- 欸乃一声山水绿——冼星海艺术歌曲《渔父词》的“民族风格”分析.pdf
- 安静与美好——理查德·斯特劳斯艺术歌曲《明天》钢琴伴奏部分解析.pdf
- 贝多芬《暴风雨奏鸣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奏技巧分析.pdf
- 贝多芬与舒伯特同词艺术歌曲《欢乐和痛苦》比较.pdf
- 变奏曲的艺术(二)——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及其演奏乐器.pdf
-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之特色.pdf
- 论谭小麟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及其演唱表达——以《彭浪矶》、《正气歌》为例.pdf
- 论艺术歌曲《七月的草原》音乐特点及其演唱.pdf
- 论约翰·菲尔德夜曲的艺术特色——以《降b大调第五号夜曲》为例.pdf
- 马思聪《思乡曲》的艺术构思及音乐特点研究.pdf
- 民间音乐《打硪歌》的艺术特色.pdf
- 民族的沃土上盛开的浪漫主义小花——谈江定仙的艺术歌曲《恋歌》.pdf
- 莫扎特艺术歌曲《老妪》(dieaite,k.sl7)的歌唱诠释要点.pdf
- 莫扎特艺术歌曲《晚年的心情》(abendempfindung,k.523)的美学思考.pdf
- 莫扎特艺术歌曲中戏剧因素探微——以《紫罗兰》等代表作品为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