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任务书
课题名称
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研究
实践时间
2022年10月-2023年3月
每周约定
指导时间
每周三
课题意义
及要求
课题意义:
《围城》是一部具有很深的悲剧意味的讽刺小说,但它又充满浓郁的喜剧成分。《围城》的语言是作品最突出的特色。小说的语言相当幽默与俏皮,有很强烈的讽刺性,让人在掩卷大笑之余,陷入深思。其在运用语言时,广泛使用的比喻手法,并且其比喻往往出其不意、令人惊叹,乃比喻之灵魂。《围城》的语言以其丰富的比喻手法的运用,蕴涵钱氏创作的最大特色:讽刺与幽默。在机智俏皮、嬉笑怒骂中,成就旷世美文《围城》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讽刺小说的典范。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文学大师,他的《围城》是我国“五四”以来新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力作,它以令人拍案叫绝、忍俊不禁的精妙比喻,细微的心理刻画,描摹人情世态,调侃芸芸众生,讽刺时弊,采用独特的象征,揭示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在幽默外表下露出辛辣犀利的笔锋,工人妙趣横生,散发着让人惊叹不已的文字力量:发人深思的本文将试从语言艺术、讽刺手法、人性的揭示以及文化意味四方面浅析围城的艺术特色。
钱钟书的《围城》属于讽刺文学它的价值不在于对历史的歌颂,而在于对历史进程中方面人情世态的揭露如作者在自序中写道“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个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为了加强讽刺艺术效果,作者用独具才情的笔和连串幽默生动的语言,描述批留学外国的知识分子在抗日后方的特殊环境里所做的无异于常人的事情,讽刺了他们生活中的种种丑态。
那一连串幽默生动的语言,便是作者在书中设下的一个机关。每个机关里,都藏着机智,藏着巧妙,藏着嘲讽。当读者的心灵被这语言的机关触发的时候,便会自通其意,拍手赞其巧妙。
课题要求:
根据自己确定的论文选题,在图书馆、期刊数据库以及通过邮购相关书籍,较为丰富的占有相关的资料。
搜集整理了钱钟书的所有作品以及一些评论家对钱钟书作品的评价,以便让自己占有丰富的材料,在写作时能够有一个客观的立场。
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以便从宏观上把握钱钟书作品呈现出来的规律性的东西和受众群的共同特征。
阅读观看《围城》原著及影视剧,分析作者对语言艺术特色的深度研究。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钱钟书的语言艺术特色。
学生承担
的任务
确定课题切入角度,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查阅;
做整体感知与了解,整理研究思路;
撰写论文写作提纲,明确研究内容;
撰写毕业论文,并随时和指导老师进行沟通修改;
完成毕业论文文稿,准备答辩资料。
学生提交的
成果
完成一篇合格的10000字毕业论文。
主要参
考文献
[1] 阿涂,程帆. 我听钱钟书讲文学[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
[2] 陆文虎.“围城”内外 钱钟书的文学世界[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2.
[3] 汤溢泽.钱钟书《围城》批判[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4] 吴其南.《围城》修辞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5] 杨绛.记钱钟书与《围城》[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6] 卜晓梅.论钱钟书《围城》的用典艺术[J].名作欣赏,2009(17):68-69.
[7] 罗笑芳.钱钟书《围城》中的讽刺艺术探究[J].普洱学院学报,2021,37(04):68-70.
[8] 刘认真.从《围城》谈钱钟书文学的讽刺艺术[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24):184-186.
[9] 潘月.探究钱钟书《围城》中的语言艺术[J].戏剧之家,2021(14):190-191.
[10] 裴明慧.关于钱钟书小说《围城》的文学语言赏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8(03):97-98.
[11] 孙华烽.论钱钟书《围城》的艺术特色[J].时代文学 ,2015(12):282.
[12] 苏静.从《围城》看钱钟书小说的讽刺艺术[J].名作欣赏,2015(33):91-92+142.
[13] 吴安迪.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与主题揭示探究[J].今古文创,2021(02):8-9.
[14] 张宝霞.论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3):274.
[15] 郑淑慧.从《围城》看钱钟书艺术创作的审美品格[J].学习与探索,1990(04):110-116.
[16] 毕小红.陌生背后的熟悉[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8.
[17] 姜东林.对钱钟书小说《围城》的修辞批评[D].济南:山东大学,2013.
[18] 宋学娟.钱钟书《围城》的叙事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1.
[19] 徐薇.契弗短篇小说与钱钟书《围城》中人物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