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件1:
安徽新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任务书
课题名称
沈从文《边城》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研究
开题单位
文化与传媒学院
实践时间
2022年10月-2023年3月
每周约定
指导时间
每周三
课题意义
及要求
课题意义:
《边城》是沈从文表现理想人性的经典性作品。作家以记忆中的湘西世界为原型建构了他的理想中的田园乌托邦,由男女之爱、朋友之爱、亲子之爱、人类之爱等集中营造了一座令人向往的人性神庙。作者所描述的湘西小镇,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每个人身上都焕发着纯真的人性美、人情美,加之仁厚、淳朴的民俗风情,美丽的自然环境,俨然诗画中的世外桃源,是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本文从优美健康的人性美、纯美高尚的人情美、自然统一的和谐美三方面入手,通过对《边城》所营造的桃源梦境的抒情话语分析阐明《边城》中桃源梦境的具体内容和现实依据:通过对《边城》中爱情、友情、亲情故事叙述的分析揭示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人性美:通过对《边城》中的美感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整体性分析,深刻领悟沈从文心中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和谐统一的人生形式。作品中的人性美不仅在当时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同时对于物欲橫流、道德沦丧的今天依然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它所提供的理想人性范式是我们对人类未来永恒的憧憬。 《边城》是沈从文的一部优秀中篇小说,此作标志着沈从文小说创作进入完全成熟的境界。《边城》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凸显纯真的人性美、人情美,同时很好的体现了淳朴的民俗风情。此次论文主要围绕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研究。通过发掘沈从文先生在他们身上展现出的善良、淳朴、美好等优秀品质,更好地感受作者文“边城文化”的思考、理解与理想建构。
课题要求:
1.阅读有关沈从文的作品、生平经历等相关文献,深度阅读相关期刊、学报等,并且明确国内外研究现状。
2.通过阅读观看《边城》原著并观看相关影视剧。
3.结合作品背景,分析作者作品的现实意义。
4.开题报告反映该课题的最新发展成果与研究动态,力求层次清晰、格式规范。
5,通过阅读新近专著报刊了解该研究目仍存在的不足,并且进行研究后独立完成本科论文。
学生承担
的任务
1.申请、批准、接受毕业论文(设计)任务后,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文献查阅、资料收集。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认真填写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完成开题报告等工作,经指导教师审核签字后报院系审定同意。
2.认真按照工作计划对所撰写的毕业论文内容进行研究,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做好每个环节的准备工作。
3.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按学院要求认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初稿的撰写。按照指导老师的要求对初稿进行修改,直到最终定稿。
4.毕业论文(设计)形式审查合格后,按要求报送纸质材料及电子文档。并认真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按时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学生提交的
成果
一篇10000字左右、格式规范、显示本科毕业生学术水准的论文。
主要参
考文献
[1] 刘勇,张睿睿.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走进沈从文的《边城》[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沈从文.边城[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21.
[3] 沈从文.沈从文边城往事[M].青岛:青岛出版社,2020.
[4] 沈从文.沈从文笔下的边城[M].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
[5] 沈从文.沈从文专集 边城[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4.
[6] 别菊珍.论人性中的缺憾——从《边城》人物形象的塑造看沈从文的人性思想内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6):55-56.
[7] 陈思.析沈从文《边城》中人物的“硬气”[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5):62-64.
[8] 蔡颖华.沈从文《边城》的经典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03):84-87.
[9] 高俊梅.沈从文小说《边城》人物的语用身份运作策略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20,37(06):97-101.
[10] 廖代纯.诗意的中国形象:读沈从文《边城》[J].文学教育(上),2011(06):94-95.
[11] 汤孟倩.沈从文《边城》研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09):26-27.
[12] 王嘉莹.浅谈沈从文《边城》中的人物形象[J].农家参谋,2017(18):161-162.
[13] 吴伟.理想与现实的流转——从《边城》到《长河》看沈从文的“蜕变”[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4):26-30.
[14] 吴胜尧.从《边城》谈沈从文小说的人性美[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1(06):64+61.
[15] 叶颖.翠翠的美——沈从文作品《边城》中的人物形象赏析[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0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