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课件:必修-新文化运动.ppt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必修-新文化运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参考答案: (1)以仁为核心。(1分)完善道德;和谐人际关系。(2分) (2)解释:礼等同于“天理”(1分)目的:维护君主专制;思想控制。(2分) (3)运动:新文化运动。(1分)局限: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1分) (4)做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或保持民族自尊);借鉴吸收西方文化。(2分)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大国崛起》 1998年5月4日,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由北大天体物理专业校友、北京天文台研究员陈建生院士带领课题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北京大学星”。 位于希腊研究中心的苏格拉底铜制头像 由希腊雅典市赠送给北京大学。 老子挤眉弄眼吐出舌头,露出唯一一颗牙齿......创作者说这是表现道家以柔(舌头)克刚(牙齿)的思想,但有人说是老子见到对面的大汉表现的惊讶....... * (过渡) * 体会北大校园雕塑 李大钊 蔡元培 体会北大校园雕塑 苏格拉底 塞万提斯 体会北大校园雕塑 老子 北大是否该为孔子立像,为何会引起广泛关注? 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时,北大哲学系教授张祥龙先生撰文《无孔子之北大无灵魂》,称北大是“中华文明教育的正脉嫡传”,因此建议北大立孔子像,并期望北大能“引领中华文艺复兴潮流”。 “我一直呼吁,应该在北大这个中国最后一个信奉儒家的朝代所建立的现代太学(‘京师大学堂’)的校园中树立孔子像,而且应该立在北大西门的双华表之后、两麒麟之前,但迄今未果。 金坛四中历史组2016.11 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了解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 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了解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宣传社会主义的史实 了解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潮,于是而有新文化运动。”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袁世凯祭孔大典 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近自国体变更……使数千年崇拜孔子之心理,缺而修佛……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做夜思,恢复孔教,立国之根本。 ——1914年《大总统祭圣告令》 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唐力行在《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一书中认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基础,就是在这一时期基本奠定的……国内学者认为工业增长率在 1912-1920年间达到13.4%…… —吴晓波《跌荡一百年》 必修二: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60、70年代) 初步发展(19世纪末) 短暂春天(1912-1919) 较快发展(1927-1937) 《敬告青年》 青春如初春, 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 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一份杂志 一所学校 一群青年才俊 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88年沈嘉蔚油画《宽容》,现名《北大钟声》 陈独秀 蔡元培 胡适 鲁迅 李大钊 辜鸿铭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蔡元培1917年 刘半农 梁漱溟 材料一: 南京居民不知道总统是个什么东西,他们只当那是新皇帝……而北京的居民连剪辫子都不认账,还编出歌谣,讽刺剪辫子的人。 民国元年,许多县官还是穿着清朝的补服在升堂议事,照样让人下跪、打板子、无论小脚还是辫子,都依旧保留。 ——张鸣《从近代史看中国国民性》 材料二: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的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他千方百计去找人血,他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他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以及人血馒头到底能不能治病?他不用也根本没有去想过这些问题。 专制思想仍旧根深蒂固 思考:以下材料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什么现象? 民主 科学 (赛先生) 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高高飘扬的两面旗帜—口号 (德先生)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还未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死后,她被当做了女子的道德楷模。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