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潜心研究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案追求卓越
PAGE 2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程标准】
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和特点;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是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期,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年)。总体特征表现为:政治上,军阀割据混战,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同时新的革命力量不断孕育发展。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奠定了阶级和经济基础。思想上,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和科学,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社会生活上,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且变化不平衡。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理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文化运动与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认知经济对思想文化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2.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现象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
3.史料实证:运用文献史料和历史图片提出问题,印证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及影响。
4.历史解释: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研思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认识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而迅速发展的原因。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感悟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思想解放的重大意义,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主题】
从“新”“旧”冲突中全面认识新文化运动。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袁世凯复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四处逃亡的农民
思考:两幅图片都属于中国历史上什么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何特点?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概念阐析】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主要指伴随袁世凯的崛起而发展起来的军事政治集团。袁世凯任大总统后,势力不断扩张,形成控制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这一时期的政府也被称为“北洋政府”。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演化为军阀混战与割据的局面。1926年,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揭开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1928年北伐完成,彻底消灭了北洋军阀的势力,南京国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年3月—1916年6月)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912—1928年)
军阀割据时期
军阀割据时期(1916年6月—1928年)
一、黑暗:民族危机与军阀混战
1.袁世凯复辟帝制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
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宋教仁案”
解散中国国民党
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与日本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1912.3
1913.3
1913.11
1914.5
1914.12
1915.5
1915.10
1915.12
1916.3
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赞成”君主立宪
接受“劝进”称帝,立年号
被迫取消帝制
探究:袁世凯独裁、复辟帝制的条件
探究:袁世凯独裁、复辟帝制的条件
(1)
(1)主观上:袁世凯掌握政权和军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
(2)客观上:辛亥革命不彻底,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资产阶级力量涣散;清政府的信任、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2.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派系
代表
支持国
控制地区
直系
冯国璋
英美
直隶、苏、赣、鄂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皖、浙、闽、鲁、陕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
——根据《中外历史纲要(上)》整理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示意图
根据材料概括北洋时期的社会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特点:军阀割据混战,政治分崩离析;政局动荡,人民困苦;军阀受帝国主义国家支持。
原因: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策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府院之争【内部利益集团的争权夺利。实质:英美(扶植直系)和日本(扶植皖系)在华利益之争】→张勋复辟。
(3)革命救国——革命党人为捍卫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结果如何?
时间
事件
背景
结果
1913年
二次革命
“宋教仁案”
失败,不久后国民党被解散
1915—1916年
护国战争
袁世凯称帝
取消帝制,未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1917—1918年
第一次护法运动
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拒开国会
失败
(4)参加一战
①目的:为争取国际地位,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②概况:中国向德、奥宣战,加入协约国一方参战。
③影响:收回汉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ppt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ppt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课件.ppt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ppt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10课鸦片战争.ppt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1).ppt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10课《鸦片战争》课件.ppt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ppt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ppt
- 高中历史教学课件:第9课两宋的政治与军事.ppt
- 高中历史教学: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9课资本主义新变化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9课辛亥革命.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9课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教学设计.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docx
- 高中历史教学: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会主义实践.docx
最近下载
- 企业广告宣传管理制度.docx VIP
- 创新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部分指标和要说明求.pdf VIP
- 黄惠芬(华南理工大学)电磁场课件 EM第33讲分离变量法直角坐标系.pdf VIP
- PC基础创新945物性表.pdf VIP
- 教学课件 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风笑天.pptx VIP
- 体验经济时代元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地旅游产品开发对策研究.pdf VIP
- 设备验证-注塑机3Q-191213.docx
- 2025至2030疫苗市场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全国消防宣传月消防知识培训应知应会测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2025年体育单招文化考试及答案真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