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古代对气象的研究
目录
TOC \o 1-2 \h \u 1612 我国古代对气象的研究 1
10185 一、对风的观测 1
32134 二、对云的观测 1
8288 三、湿度观测和气象仪器 2
5006 四、结语 3
3841 参考文献 3
摘 要:时至今日,气象和气候条件与人类生存发展依旧处于息息相关的联系。而我国早在原始部落时代时,人们就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和了解风、云、雨、寒、旱等气象现象。传说在黄帝时代,就已经安排专人负责天气气象的观察。这一官职在此后历代也都有保留,虽然官衔不同,但从未空缺过。此后随着发展,中国古代气象学的知识也在不断积累与丰富,并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以古代气象学为研究对象,探索中国古代气象的研究成果,探索气象学的奥秘,以期加深对气象学问题的认识。
关键词:气象;古代;研究
一、对风的观测
“借东风”想必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家喻户晓的经典历史典故,讲的是诸葛亮草船借箭以及火烧赤壁中通过观测天象,而提前得知气候走向,最终大败曹军的故事。这一故事充分说明了,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古人就掌握了基本的气象研究技能。
但其实不然,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古人就掌握了对气象观测的技巧,以此来更好支持生产作息。根据殷商时期甲骨文的有关记载,早在部落时期,古人就开始观察周围现象来理解风向的含义。例如,东风被称为“弱,南风叫做“阢”,而西风则被称呼为“夷”,北风则被叫做“寒”风。在此之后,根据各个风向的细微区别,到了汉代就已有了24个关于风向位的指代。
二、对云的观测
对云的观测也是有助于人们更好预测天气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当人们预测天气时,判断未来的降水量是非常重要的。是否会下雨吗?下什么雨?一切也都与云层的变化紧密相关。
我国古代非常重视对云的观测。例如在《诗经》中就有“上天同云,雨雪雾雾”,是说天空中的云颜色均匀便意味着要下雪。《管子》中也曾写道:“云平而雨不甚。无委云,雨则邀已。”意思是说,云块较平坦时,即使下雨也不会太多,如果没有云的供应,就不会下很多雨。这一概念需要对云层长期细致观测,并加深对云层的理性认识,才能得出结论。而在《吕氏春秋》中,也通过云的形状不同,分为了四类代表天气的“山云”、“水云”、“干云”以及“雨云”。
此外,在我国民间,气象关乎着人民种植劳作,所以对于气象,也形成了众多与经验相关的谚语,以支持人们观测天气。譬如在唐代《国史补》中,记载有“暴风之候,有炮车云”。而其中的炮车云则是指代雷雨云。在唐代黄子发写作的《相雨书》中,写道“云若鱼鳞,次日风最大”。而云若鱼鳞,其实也是对进行外貌描述来形容卷积云。而正是这些对气象的研究与关注,使得人们能更好应对天气变化,从而更好生存劳作。
三、湿度观测和气象仪器
对湿度的观测也是古代人们对气象研究的重大突破,还因此衍生发明出了许多专门测量气象的仪器。例如在《史记》天宫书篇中记载道:把土与炭均匀挂在天平的两端,通过关注天平升降以此来得知湿度变化。这一原理随后被揭示为“燥故炭轻,湿故炭重。”意思是指当天气干燥后,炭随之也变轻了;而等到天气潮湿要下雨时,炭就会因此而变重。此后,还记载有:“夫湿之至也,莫见其形,而炭已重矣。”更充分说明了这一行为的用意,湿气到来时,人是看不见的;但是炭已表显出沉重。这就充分表明这一仪器可以反映出水汽的变化。
而铜凤凰也是古代发明的一种气象仪器,专门负责对风向变化的捕捉。根据《三辅黄图》记载写道,铜凤凰在下面还安置有转动枢纽,当风吹来时,铜凤凰会向着风,好似将要起飞,有“向风若翔”的美誉。
又例如在近代,我国曾于1971年在河北东汉墓中发现的一幅描绘着大型建筑的鸟瞰图,在一众建筑群中专门设立有一座钟鼓楼,上面有画有相风鸟以及测风旗。据说这幅图来自一千七八百年前,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相风鸟图案,这也充分说明着早在两千年前,古人就开始通过简单的仪器来掌握风向。
此外,《秦九韶书》中记载有“竹器验雪”这一典故,指在通过用圆形竹箩接雪,从而了解当地具体的降雪量。同时,早在13世纪,我国就已开始通过一种量雨和量雪的器材,以此来记录、观测天象。这一现象到了明代的永乐末年,当地政府就已开始要求全国各州县定期上报降雨量,还特地颁发有专门的量雨器具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对气象的调查与了解,可谓是从与自然生活抗争开始,就已开展的一项社会运动,为了更好生活,从而去主动观测气象,以此来更好应对生活变化。其实不止是气象,回归到现如今,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也应当能及时观察社会动态,努力学习,以此来从容面对生活的变化,只有这样,将来才会有所成就,未来也会因此而有所期待。
参考文献
[1]纪杨洋. 王鹏飞“中国气象史”研究之探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2]张子静,贾文毓.中国古代“八景”中气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健之佳连锁零售药店SWOT分析及促销策略的完善对策研究》4600字.doc
-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湿度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2200字.docx
- 《5G技术背景下联通营业厅营销策略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6000字.doc
- 《S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2000字.docx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附问卷)11000字》.docx
- 《美的公司在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0000字.docx
- 《电商直播背景下贵人鸟服饰企业营销策略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7000字.doc
- 《电商直播背景下江苏红豆服装企业营销策略问题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7000字.doc
- 《S小学创新教学楼施工组织设计》11000字.docx
- 《海欣食品公司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3600字.doc
最近下载
- 2019北京高三二模七选五汇编.docx VIP
- Unit 3 Food 知识清单(六大知识题型)总梳理(解析版).docx VIP
-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8课《同学相伴》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管道直饮水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行业投资规划建议报告.docx
- 单髁置换手术步骤.pptx VIP
- Unit 3 Food 知识清单(六大知识题型)总梳理(原卷版).docx VIP
- 教师评课用语缺点建议.doc VIP
- 2025年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竞赛活动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docx
- 互联网交往的利与弊-教学素材【课件】.ppt VIP
- 急性肾损伤的护理.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