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
指南
(试行)
留置血管内导管是救治危重患者、 实施特殊用药和治疗的医疗操作技术。 置管后的患者存在发生感染的危险。
主要包括
1.导管留
置的时
间
2.置管部位
及其细菌定
植情况
5.患者免
• 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是 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 时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 发热(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 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 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 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 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要点
(一)管理要求。 1.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 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规范和 操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2.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血管内导管的正确 置管、维护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 措施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3.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静脉置管专业 护士队伍,提高对静脉置管患者的专业护理 质量。
4.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管相
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 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措施。 5.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导管相关血 流感染的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 效降低感染率。
(二)感染预防要点。 1.置管时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 当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置管部位 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 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2)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 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 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 即更换。
(3)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 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4)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心静脉 置管时,应当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颈静 脉和股静脉。 (5)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 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 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 当避免再次接触。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 作。
(6)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
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 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 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
2.置管后。
(1)应当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 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 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应当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 更换间隔时间为:无菌纱布为1次/2天,无 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如果纱布或敷料出 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3)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 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 前,应当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 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如有血迹等污染时, 应当立即更换。 (5)告知置管患者在沐浴或擦身时,应当 注意保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 (6)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 24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当及时更换输 液管路。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 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 内血栓形成。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
术指南(试行)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感染类 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 和导尿管置入与维护方面。患者方面的危险因素主 要包括:
5.其他健 康状况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方式主要为逆行性感染。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针对危险因素,加 强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 导尿管置入与维护方面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1.导尿管 留置时间
一、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主要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 或者拔除导尿管48小时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 症状,或者有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 发热,并且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 ≥ 10个/高倍视野,插导尿管者应当结合尿培养。 病原学诊断: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 之一:
(一)清洁中段尿或者导尿留取尿液(非留置导尿)
培养革兰阳性球菌菌落数≥104cfu/m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