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水淡化用反渗透膜材料与工程现状及展 望
作者:刘天印方彦彦王晓琳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2年第5期
编者按:
水处理、海水淡化、新能源汽车、氯碱、液晶显示、光伏发电、建筑等,对于广大民众来 说并不陌生,但是,“膜”作为这些高显示度字眼背后的关键或重要材料,对于绝大多数民众 来讲可能并不熟悉。在水处理及海水淡化领域,膜法分离是其主流技术,膜的关键作用尤为突 出。国内最大的膜法海水淡化装备已在曹妃甸投入使用,将缓解京津冀供水矛盾。
在动力电池方面,电池隔膜成为制约动力锂离子电池降低成本、走向普及的真正瓶颈。
在氯碱行业,离子膜是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材料,是氯碱工业核心设备电解装置的核心材料。 东岳集团董事长张建宏曾这样形容离子膜的重要性,“薄如蝉翼,分量却重如泰山”,离子膜 的国产化了却了国人的一个“心结”。
“缺屏之痛”一直困扰着中国家电业,光学聚酯膜作为显示屏的关键上游原材料,目前市 场被日本所垄断,进口膜的价格都会高出国产膜5倍以上。平板显示、光伏发电等新能源产业 的迅猛发展,对光学聚酯膜的需求更是大幅增加。只有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垄断,中国光学聚 酯膜产业才能够真正获得利润,降低家电价格,从而惠及百姓。
节能减排理念及要求催生了玻璃窗膜产业,目前在建筑领域,玻璃窗膜产业是块僧少粥多 的“大蛋糕”,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膜分离技术用于中药产品生产,能够提高中药有效组分分离及纯化精度,有利于突破21世 纪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瓶颈”。
膜在各行各业中体现出重要性的例子不一而足。在《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 高性能膜材料被列为重大专项工程,到2015年,要实现水处理用膜、动力电池隔膜、氯碱离子 膜、光学聚酯膜等自主化,提高自给率,满足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的发展需求。
膜的应用领域广泛,其广阔之前景同样毋庸置疑,限于篇幅,本期专题只能挂一漏万,展 现部分膜的相关研究及应用等情况。今后,《新材料产业》杂志将持续关注高性能膜材料的发 展,为更多的业内人士参与发表真知灼见、共享经验与心得体会搭建平台!
海水淡化用反渗透膜材料与工程现状及展望
文/刘天印方彦彦 王晓琳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
膜材料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地球上98%的水资源是海水或苦咸水,伴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增长造成的淡水资源短缺和 水资源污染日趋严峻,中东大部分地区、北非、澳大利亚东部、中南亚及北美西南部等26个国 家及地区、超过10亿人正在遭受饮用水短缺的威胁,因此海水正在成为沿海地区重要的水资源
[1]。
目前成熟的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反渗透(RO)、多级闪蒸(MSF)、多效蒸馏(MED)及电渗析(ED) 等4种工艺技术,前3种技术占据全球90%以上的海水淡化产能。截至2009年底,全球共有14 451个海水淡化工厂,总产水产能达到6000万m3/ d,并有244个工厂在建。按照区域划分的 产水产能分布[1]为:中东地区占52%,北美地区占16%,亚洲占12%,欧洲占13%,非洲占4%, 中美洲占3%,澳大利亚占0.3% ;按照脱盐技术划分的产水产能为[2-3]:反渗透占41.1%,多 级闪蒸占44.4%,多效蒸馏占8.4%,电渗析占6.1% (更适于地表水或苦咸水等脱盐)。在能源 危机愈加严峻的今天,制约海水淡化技术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是高能耗,据估计,利用海水生 产1m3净水的能耗为:反渗透大于3.6kW h,多级闪蒸大于23.9kW h,多效蒸馏大于26.4kWh, 电渗析大于10kWh。全球主要海水淡化技术及产能比例示意图见图1。
一、海水淡化用反渗透膜材料
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
1957年,R e i d首次成功制备出氯化钠截留率达到98%的醋酸纤维素均质RO膜。1963年, Loeb和Sourirajan采用湿法工艺制得醋酸纤维素非对称R。膜,使得水通量提高了 10倍,随 后通过调节三醋酸纤维素与二醋酸纤维素配方比例,增强醋酸纤维素材料的耐酸碱性和抗微生 物性,不断提高醋酸纤维素RO膜的性能,逐步实现中空纤维醋酸纤维素RO膜法海水淡化的 产业化。至今,以日本东洋纺Hollosep为代表的抗污染型中空纤维醋酸纤维素膜在R。膜法 海水淡化市场一直占据有一定的份额。
聚酰胺反渗透膜
20世纪60年代,F r a n c i s等首次制备了聚酰胺/醋酸纤维素复合R O膜,随后发现 聚砜更适合作为支撑层,聚酰胺/聚砜复合RO膜具有更好的化学稳定性、耐候性、耐压性并逐 步实用化。但是受限于线性酰胺材料的化学性质,早期聚酰胺R O膜的耐氯性较差。1979年, C a d o t t e提出F T -30膜发明专利,通过交联获得表面粗糙结构,使得R。膜水通量得 到显著提高。随后,美国陶氏化学以FT-30为基础,日本东丽以UTC-70为基础,日本日东电工 /美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