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贵州喀斯特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

贵州喀斯特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贵州喀斯特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贵州是中国最发育的省份。2、13万公里范围内的碳排放量为13万公里,占全省耕地的73%,95%以上的地区属于喀斯特分布区。喀斯特环境脆弱性的影响,导致贵州的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性差,突出表现为“人增—耕进—林退—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形成了“环境脆弱—贫困—掠夺资源—环境恶化—贫困加剧”恶性循环的“贫困陷阱”。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很弱,农村贫困人口多,也是贵州喀斯特山区扶贫工作难点。因此,要解决贵州喀斯特贫困山区农民的贫困状况,只有依照农林复合生态农业理论,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战略,这是喀斯特生态建设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水城县沙坡村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的案例,探讨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恢复方法与重建途径。 1 沙坡村的基本情况及贫困的原因 1.1 温度和热量资源丰富 沙坡村位于水城县东南部,据县城19km。东经105°04′32″,北纬26°31′47″,海拔800~1400m,属高原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地形复杂,以山地为主,丘陵、河谷盆地次之。年均气温12.8~17.2℃,保证率80%,年总积温5200~6140℃,年日照时数1190.8~1566.3h,年辐射量3307~4350MJ/m2,热量资源十分丰富。 全村土壤主要为山地黄棕壤、黄壤及少量紫色土。通过分析,土壤理化性质:pH 5.83~6.53,有机质2.37%~3.59%,全氮0.127%~0.169%,速效氮101.5~122.6mg/kg,全钾1.05%~1.39%,速效钾97.6~129.3mg/kg,全磷0.084%~0.094%,速效磷10.38~11.74mg/kg,土壤肥力中等。 1.2 劳动力人口分布 沙坡村由5个自然村组成。2001年末,全村共有农户235户,人口949人,其中,男性527人,女性422人,全村男女性别比例为125∶100,劳动力人口476人,占50.2%;全村总面积255hm2,土地面积205.58hm2,其中2001年耕地113.67hm2(90%以上为旱坡地),占44.59%;林草地27.69hm2,占10.85%;荒地30.25hm2,占11.86%;居民点、道路及其它占地33.97hm2,占13.32%;石漠化面积49.42hm2,占19.38%,人均耕地0.12hm2,人均持有粮300kg,人均纯收入1149元。 1.3 农业生产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户基 沙坡村的人均持有粮和人均纯收入都在全国贫困线以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和社会因素,也有历史的原因,这三大因素相互作用,又互为因果(图1)。 自然因素:沙坡村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劣并存,劣多于优。虽然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较多,但质量差,绝大部分为山地,且资源组合欠佳;植被覆盖度低,较长的降水季节和较大的降水量,使土壤肥力降低,而春季干旱缺水又影响作物苗情;掠夺式的经营和盲目垦殖,使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恶化,处于越穷越垦,越垦越穷,导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社会因素:贫困是喀斯特山区生态恶化巨大的推动力,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根源之一,生态环境恶化又加剧了贫困。人口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使人地矛盾十分突出。该村无村办企业,90%的农户以农业生产作为基本职业,63%以上为文盲和半文盲,传统农耕意识浓厚,科技意识薄弱,由于与外界的信息交流还不畅通,其经济技术形态仍以传统产业和技术为主,农民科学种田技术水平及科技意识落后,对先进科学技术瞻前顾后,畏缩不前,进取意识差,因而制约着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投资能力。村民的经济活动局限于家庭形式上,社会的关系以血缘为主,人与人的关系以情感为纽带,经济关系简单,是一种典型的小农经济结构。 历史因素:传统观念和落后的农耕方式在历史的演替中不断积累加强,形成了农民固有的心理行为,影响现代农业技术的适时推广与普及,昔日某些政策失误,使农业资源受到破坏和不合理的利用,这些主观与客观因素促成并加剧了喀斯特贫困山区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2 石漠化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喀斯特生态系统是一种具有特殊的物质、能量、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其特征是生态敏感度高,环境容量低,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差;植被遭受破坏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喀斯特地表渗漏性强、保水能力差、土层瘠薄,土地生产能力易受到干扰而大幅度降低或丧失,特别受到人为干扰后,植被恢复困难,地表土层遭侵蚀而石漠化。恢复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系统而漫长的工程,它包括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系统、经济系统等若干子系统的重建,而这些系统中生态系统重建是核心,它的改变往往影响整个生态环境的变化或退化。2001年中科院贵州水城科技扶贫课题组,根据沙坡村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科技种养技术水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还林还草工程、走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发展道路的方针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