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准噶尔盆地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盆地中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异常压力现象往往是各种因素的结果。目前,有关异常高压成因机制的解释有十几种之多,笔者认为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3大类:a)由压实不均衡和构造挤压引起的压力增加;b)由温度上升(水热作用)矿物转化释放水、烃类生成以及石油裂解生成天然气引起的流体体积增加;c)由渗流作用、水压头以及密度差引起的流体运动及烃类上浮等。目前普遍认为欠压实作用、粘土矿物转化作用、水热增压作用及构造应力作用是造成地层异常压力的主要原因。
1 武结晶岩块的构造环境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北部,是一个以晚古生代—中新生代陆相沉积为主的大型含油气盆地,具有前寒武结晶岩块和早—中古生界双层基底,在中海西期基本成型,之后经历了晚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运动,盆地类型也经历了前陆盆地阶段、陆内凹陷阶段及再生前陆阶段的演化,形成当今隆坳相间的构造格局(图1)。由于其沉积环境和构造背景的差异,造成其不同地区异常压力的成因也各不相同。
2 异常压力在不同区域的性质和原因
2.1 湾地区侏罗系
准噶尔盆地腹部是指包括陆梁隆起、中央坳陷和中央隆起3个一级构造单元在内的广大地区,是异常高压发育的典型区域。
腹部各井异常压力段之上普遍发育厚度相对稳定的泥岩,经过成岩作用后的泥岩变得更加致密,其封隔性能也大大提高。据盆参2井、盆4井、石西1井等粘土矿物分析资料表明,莫索湾地区侏罗系为晚成岩作用A期,侏罗系粘土矿物以伊/蒙间层-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组合形式为主。由于蒙脱石晶体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层间水,脱水释放出的层间水比正常水具有更紧密的结构,随埋深增加,当层间水逐渐排出成为孔隙水时,就会使体积增加,并因
在一定条件下(一般认为,地层温度在93.33℃,生油母质Ro大于0.6%,生气烃源岩Ro大于0.7%或更大时),有机质生成烃类,其体积增大,可大幅度提高已压实岩层中的压力。甲烷及其它低分子量烃类的生成是异常压力的重要能量来源。据马桥凸起盆参2井和盆4井对应于封隔层段的砂岩自生伊利石地质年代学研究,其自生伊利石的形成时间在86.7~103.6Ma之间,相当于白垩纪早期,对应于上二叠统下乌尔禾组烃源岩(P2w)的大量生油期,该套烃源岩生成的大量烃类,受上覆封隔层的遮挡不能排出,使孔隙压力增加的同时又以较高的烃浓度阻滞下伏油气向上扩散运移,形成独特的封隔层之下的烃浓度封盖。
2.2 安集海运组—准噶尔盆地南缘
准噶尔盆地南缘是在海西期褶皱回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级构造单元,由南向北发育3排背斜带。其中在第二排背斜带的霍尔果斯背斜、玛纳斯背斜、吐谷鲁背斜及第三排背斜带上的安集海背斜、呼图壁背斜上均发育异常高压,这与其沉积-构造演化背景密不可分,属于“复合成因型”异常高压带。下第三系安集海河组沉积时期,该地区为半深湖—深湖环境,泥岩累计沉积厚度达800m左右;上覆沙
更新世末,天山断块运动强烈,该地区发生强烈的褶皱变形。来自北天山的构造挤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超压的快速形成。此外,构造运动还形成了诸多的中、小型断层,造成压力在一定范围内的释放,但是由于安集海河组是一套塑性极强的泥岩,在上覆重力载荷的作用下,使得层内的断层总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而开启释放压力则是相对短暂的,因此安集海河组及其下伏地层至今仍能保持很高的地层压力。而紧邻山前的第一排构造带则由于构造抬升过高、断裂规模大,使得异常高压在短时间内迅速释放,恢复正常的压力状态,类似现象在断裂十分发育的西北缘断阶带中也可以见到。
2.3 构造-地层条件
泥盆纪晚期至中石炭世,由于受中天山地体拼接碰撞的影响,准噶尔和吐哈地体发生闭合,形成博格达山主体。从三叠纪末期开始的多次强烈构造运动使得博格达山不断隆升,由此产生的向北逆冲的构造挤压力导致一系列断裂呈叠瓦状向北推进(图3)。正是这种持续不断的强大挤压力作用在孔隙流体上,使得孔隙体积缩小,流体压力升高。断裂封闭性研究表明,由于良好的泥岩涂抹效果,早期形成的油气没能完全散失掉,只是逐步稠化。当断裂再次活动时,由于早期稠化作用,输导层孔隙被堵塞,形成很好的封闭条件。应力计算也证明沿断裂分布的各砂层,其所受断面压应力均大于其临界压应力,断面紧闭,纵向封堵性较好。因此尽管构造运动导致断裂的强烈活动,但并未对压力的聚集造成很大的影响,其地层中仍能保持较高的流体压力。这种构造挤压作用促使超压的形成在世界上的其它地区也得到了证实,例如美国加州海岸山脉深井中所钻遇的高压流体,也是横向构造挤压力作用的结果。
欠压实现象是由于排液不畅造成大量孔隙流体滞留,在承载上覆地层压力的同时也延缓了内部成岩作用,从而在相应层段出现异常高孔隙。但是博格达山前的台39等井的泥岩压实剖面表明博格达山前的欠压实作用表现并不明显,基本处于正常压实状态,特别是根据恢复剥蚀厚度之后计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女篮世锦赛中国运动员书刊分析2013全英羽毛球公开赛谌龙VS李宗伟技战术运用对比研究.docx
- 21分学制下羽毛球女双技术发展研究.docx
- 500kv线路并联电容外绝缘同时击穿事故分析.docx
- alcl3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docx
- arnoid-chiari脊髓空洞的规范化治疗.docx
- arnold-chiar畸形手术患者的呼吸道管理.docx
- a股股市惯性与反转现象研究.docx
- c++的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docx
- dmeama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docx
- hxd1b型电力机车主断路器故障分析.docx
- 2025届四川省眉山外国语学校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 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附中2025届高考仿真卷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固原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海南省儋州市一中2025届高考英语四模试卷含解析.doc
- 安徽省天长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四川省南充高中2025届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上海市华二附中2025届高考语文四模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河北省新乐市第一中学高考临考冲刺英语试卷含解析.doc
- 经典版煤炭公路运输合同6篇.docx
- 雷诺士烟草国际有限公司华美卷烟有限公司技术转让合同6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