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 5
初中文言虚词复习
教学目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掌握“之而其为以于”的常见用法。教学方法:归纳总结,讲练结合。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文言虚词“之而其为以于”使用频率高,是武汉考纲要求。在中考试题中,文言虚词一般不作为测试重点,只要求考生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进行区别,以有助于理解文言语句。二、考点阐述:
首先让我们看 2010 年武汉中考题:
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例句: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A.何以战 B.不以物喜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D.以塞忠谏之路
考点设置:常见虚词“之而其为以于”的意义和用法
题型设置:为选择题,选项为四个,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意同。
题料来源:所选阅读材料以外的例句几乎全选自课内所学课文。
考查难度:要求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解题,即解释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和语法功能 。三、复习方法:
①掌握常用虚词的一般用法。
②通过比较分析,根据语境推断虚词的意义和作用。
③为常用虚词的每一种用法列举两、三个典型例句。四、复习常用虚词“之、而、其”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二)助词
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学生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义故时有物外之趣。
菊之爱,陱后鲜有闻。水陆草木之花。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菊,花之隐逸者也。
彼竭我盈,故克之。渔为甚异之。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辍耕之垄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
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学生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泉香而酒洌
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失丽日出而林霏开
呼尔而与之
朝而往,暮而归面山而居
人不知而不愠
其
(一)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屠大署,恐前后受
其敌(《狼》)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学生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意义舍其文轩
望其旗靡 不可知其源增其旧制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其西南诸峰
其喜洋洋者矣
五、完成《能力训练》相应题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常用虚词“以、于、为”
以
教师讲析
(一)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一英语下第一单元测试.docx
- 初一英语阅读、完形、选词填空4附问题详解.docx
- 初一英语阅读完形选词填空4附答案.docx
- 初一英语作文Chinese Culture.docx
- 初一有理数计算题知识讲解.docx
- 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docx
- 初一语文下册丑小鸭教案.docx
- 初一至十五的习俗.docx
- 初中八年级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docx
- 初中八年级英语阅读理解五篇.docx
- 2025年拍卖师慈善拍卖项目整体策划与方案设计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从危机中寻找机遇的品牌重塑策略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房地产在建工程拍卖的成交确认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后疫情时代消费心理与投资偏好对拍卖市场的影响分析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激励性语言的文化适应性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拍卖纠纷处理中的心理学应用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企业人力资源劳动合同模板.docx
- 2025年拍卖师拍卖APP的用户体验与沟通设计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应对竞买人恶意串通与围标的控场策略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合气体检测分析系统.pdf
最近下载
- 起重机械制造单位起重机械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pdf VIP
- 正弦变频器说明书.pdf
- 《工程伦理》(4)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刘姥姥人物形象分析》课件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7课《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优质课件(第2课时).pptx
- DB37_T 2368-2022_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pdf VIP
- 2025秋青岛版(新教材)一年级科学上册《11 玩彩泥》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秋青岛版(新教材)一年级科学上册《10 玩小车》教学设计.docx VIP
- 读书卡 好书推荐卡 推荐卡模板.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