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光學性質 I.光學劃分 (一)幾何光學(Geometrical Optics) = 光束光學(Ray Optics) (二)物理光學(Physical Optics) = 波動光學(Wave Optics) (三)量子光學(Quantum Optics)
(一)幾何光學對光的描述是用光線、光束(光線的集合) 。光的直線傳播(Rectilinear propagation)光速有限(Finite speed of light)反射(Reflection)折射(Refraction)色散(Dispersion)
幾何光學應用 精密機械(Precision mechanics)透鏡設計(lens design) 儀器光學(Instrument optics) 光度學(Photometry)攝影儀器光學(photographical Optical Instruments)醫療生物光學(Biomedical Optical Instruments)軍用光學(Military Optical Instruments)計量光學(Metrological Optical Instruments)通訊/資訊光學(Comm./inform. Optical Instruments)消費性產品(consumer product)
(二).物理光學(波動光學) 繞射 傅氏光學,光訊處理,全相術 干涉 干涉, 干涉儀偏振 晶體光學, 液晶光學
(三)量子光學 光電子(Optical Electronics) 雷射物理(Laser Physics) 光子計算(Photon Counting)
II.光學研究機構美國:Rochester, Arizona, New Mexico英國:Imperial College(倫敦大學帝國學院)德國:Technische Universitat法國:Universite de Paris VI
光學發展史-粒子說(Particle models) 1621 : W. Snell(英) : 折射(Snell’s Law)1637 : R. Descartes(法):折射,反射1664 : P. Fermat觀察( a)自然界遵行最短距離行為 (b)光速有限 Fermat Principle 為幾何光學基楚礎1704 :I. Newton :稜鏡,色散現象(Dispersion)
冕玻璃 : nF=1.52933 nD=1.52300 nC=1.52042
牛頓環 將長膠距平凸透鏡置於平面玻璃上,當光波射進平面玻離與透鏡間時,一部分在曲面透鏡與空氣的交界面 反射,另一部分則射至平面玻璃後再反射,這兩部分光波會發生干涉的現象,而在透鏡面呈現一系列的同心圓彩色圈,此彩色圈稱為「牛頓環 (Newton Ring)」
II. 波動說(wave theory) 1665 : F. M. Grimaldi : 繞射 R. Hooke :干涉1779: C. Huygens : 惠更斯第二波前理論1802: T. Young : 雙狹縫干涉1815: A. Fresnel : 繞射理論 偏極光反射(Fresnel eq.) 橫波(transverse wave)
1864: J.M. Maxwell : Maxwell eq. 結合電磁方程式為一般式,並證明電磁波具一般波方程式 光速 c=1/√?0?0 = 3*10^8 m/s ?0: permeability 磁導係數?0: permittivity 介電常數
波動說可解釋 不能解釋:能量交換1.干涉 1.光發射2.繞射 2.光吸收3.偏振 3.光電效應
III. 量子論(Quantum theory) 1900 : M. Plank :黑體輻射:E = h?, h=Plank’s constant 1905 : A. Einstein :光電效應 1913 : N. Bohr :氫原子模型 1922 : A. Compton : Compton 效應: X-ray 散射 1924 : L. de. Broglie: 物質波(wave matter) ? = h / p 1927~28: C. Davisson L. Germer :電子繞射實驗
波粒雙重性(particle-wave duality) 波 粒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