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同步教案.docx

高中历史教学: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同步教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上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本课通过三个子目(秦朝的统一、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讲述秦朝统一到秦朝灭亡的全过程,认识秦朝时期政治、民族、经济、文化的特点,明确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的时代特征。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相关史实,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秦朝政治制度、国家统一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秦朝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了解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征、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秦朝政治制度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征 2.难点:多角度认识秦朝官僚政治的确立 课前准备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提出问题请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第一幅是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其中论述道:“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这说明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那么,是谁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完成了国家统一?大家能否从第二幅图找到答案?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秦朝的统一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归纳秦朝统一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有哪些? 自主学习 1、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2、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3、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4、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商鞅变法后,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具备了统一的历史条件。 材料情境 《谏逐客书》: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反映了什么信息?从人才角度分析,为什么只有秦能够统一六国? 材料反映了秦国李斯建议广泛收罗人才,为秦国富国强兵服务。正是因为秦王嬴政善于纳谏,广纳贤才,为秦朝的统一奠定了人才基础。 问题情境 阅读教材内容,指出秦朝的统一的大概过程? 自主学习 1、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战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新的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2、秦又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并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在北方,秦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概括秦朝为了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归纳总结 1、确立皇帝制度。嬴政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2、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的政务。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 3、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产生的郡县官僚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道)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4、秦朝还大规模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车轨、文字、货币、法律和度量衡,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 秦朝确立的这套政治体制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至为深远。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概括秦朝的疆域,并指出秦朝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 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 ,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