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重难点提升 1、背景: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大业,德意志帝国诞生。 2、宪法内容 (1)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皇帝、宰相、议会 (2)确立联邦制:帝国政府的权力及普鲁士邦的特殊地位 3、影响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成因: 专制色彩、军国主义色彩、历史原因、现实原因 英 美 德 法 政体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 国家元首 王 总统 皇帝 总统 主权所在 议会 总统 皇帝 议会  立法机构 上院 参议院  国会 联邦议会 参议院 国民议会 ★下院 众议院 帝国国会 众议院 行政机构 内阁 (长官称首相) 总统 (白宫) 皇帝 (帝国政府) 总统和内阁 共同特点 ①都以法律形式规范政府行为;②都不同程度上选出议会代表民意; ③都不同程度上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1、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由此可知 A “光荣革命”是历史的倒退 B  宪政体制下国王与议会分权制衡 C  内阁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 D  “王在法下”是相互妥协的结果 D 2、“光荣革命”前,英国海外贸易经营权历来由国王颁发特许状授予各大公司。光荣革命后,各公司纷纷请求议会通过法案予以确认。1690年,哈德逊湾公司宣布:“不管以前无执照商人如何看待我公司的特权,现在这些特权已成为我们国家的法律了。”这反映出光荣革命 A 推动了法律地位的提高 B 剥夺了国王的行政大权 C 使法院获得完全司法权 D 提升英国商人国际地位 A * 3、1730年,英国下院的反对派领袖威廉多德斯韦说:“我们对于自己起着国家的大公审庭的作用极为自豪。”1774年,诺斯勋爵则愤愤地说,议员们“责难大臣,还要他们每日报告工作……他们的根本目的是要把行政部门置 于被质询的地位”。这反映了18世纪英国 A 封建贵族和议会的矛盾加剧 B 下院对政府的行政监督增强 C 工业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内阁与首相共同对议会负责  B 4、英国学者斯宾塞称议会主权为“伟大的政治神话”,他明确指出:“过去,自由主义的功能在于对国王的王权加以限制。今后,自由主义的功能将是对议会的权力加以限制。”英国出现这一情况是在 A 英国两党政治形成后 B 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 C 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后 D 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后 D 5、钱乘旦的《英国通史》载:“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材料中“合适的政治环境”主要指当时英国 A 王权受到彻底限制 B 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C 责任内阁制的正式形成 D 工业资产阶级控制议会 B 6、18世纪,在日常政治生活中,英王(女王)具有被咨询权、支持权和敬告权;英王(女王)作为英联邦首脑,还起着维系英联邦纽带的作用。作为国家的象征,英王可以在维护国家团结、调解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等方面发挥作用,或就内政、外交问题提供可资参考的意见;在特殊情况下,也还可以行使宪法赋予的某些权力。这表明英国 A 君主立宪遭到破坏 B 内阁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内政外交大权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D 7、《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被列强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 维护各州的权力 B 争取民族独立 C 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 建立民族制度 C 8、詹姆斯罗伯特认为,“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越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787年美国宪法 A 在政府机构实行“三权分立” B 确立了国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C 规定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D 设立最高法院维护宪法权威 A 9、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宣布废除封建贵族等级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这种制度变革 A 为下层民众社会革命树立了榜样 B 促成国家权力转移到议会 C 有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 D 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 D 10、1885年镇南关大败的消息传到法国国内后,法国总理茹费理在众议院要求通过一项200亿法郎的追加军费预算,以加强对中国和越南的侵略,遭到反对党群起抨击。最终,预算案在众议院以149票对306票告败,茹费理当即率内阁各部部长集体前往总统府递交辞呈。茹费理内阁的集体辞职 A 符合责任内阁制的一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必修III(考点3 宋明理学)专题九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
 - 高中历史:必修III(考点3 启蒙运动)专题十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ppt
 - 高中历史:必修III(考点2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专题十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ppt
 - 高中历史:必修III(考点2 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考点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专题十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ppt
 - 高中历史:必修III(考点2 近现代科学技术)专题十二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和近现代科学技术.ppt
 - 高中历史:必修III(考点2 汉字的起源、演变与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专题十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
 - 高中历史:必修III(考点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专题九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
 - 高中历史:必修III(考点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专题十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ppt
 - 高中历史:必修III(考点1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专题十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ppt
 - 高中历史:必修III(考点1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专题十三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ppt
 
- 高中历史:必修I(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及考点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题十四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ppt
 - 高中历史:必修I(考点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专题二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ppt
 - 高中历史:必修I(考点1 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专题十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ppt
 - 高中历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ppt
 - 高中历史:9-14霞山区初中历史统编教材培训讲话.ppt
 -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任我行系列》深圳一模+金太阳(3).ppt
 -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任我行系列》深圳一模+金太阳(2).ppt
 - 高中历史:《非选择题任我行系列》深圳一模+金太阳(1).ppt
 - 高中历史:(中山潮州交流)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ppt
 - 高中历史:(陈洪义)返璞归真:让我们在“真思真行”中做真研.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