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麻风病预防、诊断和治疗 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于麻风杆菌侵犯皮肤和周围神 经,导致一系列临床损害的疾病。 潜伏期通常2—5年,长的可达10年。 麻风病的历史 肆虐于世界五大洲各个国家,有3000多年流行史。 曾将麻风、梅毒、结核并列为世界三大慢性传染病。 1873年,挪威医学家Hansen(汉森)在病人组织中发现麻风分枝杆菌,1874年报告。 麻风病的传染 传染源 传染 途径 易 感 人 群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与其他传染病一样,麻风病的传染也需要具有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3个环节,自然和社会2个因素。 麻风病的预防 没有一级预防 服用有效的抗麻风病药物或接种卡介苗 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是控制传染、 预防畸残,保护健康人群的最好方法。 麻风病的分型 按照光谱分类法: 结核样型(TT)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 界线类(BB) 界限类偏瘤型(BL) 瘤型 (LL) 未定类型(I)——是各型麻风的早期表现 为便于联合化疗,将麻风分为多菌型(MB)和少菌型(PB) 临床表现 一、结核样型(TT) TT麻风 患者右足背部位只有一块红斑,表面干燥,边界清楚,感觉丧失,该小腿腓总神经粗大,皮损刮取组织液查找抗酸杆菌阴性。 结核样型(TT) ◆皮肤损害:皮损局限而单一,为红色或暗红色斑疹或斑块,边缘清楚,呈环状或地图状。皮损表面干燥,毳毛脱落,闭汗,浅感觉障碍出现早而明显,皮损内或附近有的可触及粗大的皮神经。 ◆神经损害:多限于1-2条周围神经,常见受累的是尺神经、腓总神经和耳大神经等,神经功能障碍出现早而明显,可以发生严重的肌肉萎缩、运动功能障碍及畸形。 ◆毛发:一般眉毛、毛发不脱落。 ◆细菌检查 :常规皮肤涂片查菌阴性。 二、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 BT麻风 患者右腿有多块红斑,干燥,边界清楚,麻木,在大皮损旁边有多个小皮损(卫星状皮损),局部刮取组织液查找抗酸杆菌阴性。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BT) ◆皮肤损害:可有红斑、浅色斑或斑块,边缘清楚,大的皮损周围常有小的“卫星状”损害,有的皮损呈环状,内外缘较清楚,中央形成“免疫区”,皮损好发于面部、躯干和四肢,数目较多,但分布不对称,除面部外,一般皮损浅感觉障碍明显。 ◆神经损害:神经干损害多发,但不对称。神经粗大明显,较硬,畸形出现早而重。 ◆毛发:除非局部有皮损,一般不脱落。 ◆细菌学检查 :皮肤涂片查菌一般阳性(1+--2+) 三、中间界限类(BB) BB麻风 患者臀部有多个红斑,边界清楚,或是浅色斑,表面光滑,感觉减退,皮损刮取组织液查抗酸杆菌阳性。 中间界限类(BB) ◆皮肤损害:皮损较复杂,具有多形性和多色性,大小不一,分布广泛但不对称,皮损边缘部分清楚,部分不清楚,或内缘清楚外缘模糊。靶形斑,带状,蛇状等,有的具有两极型麻风特征。 ◆神经损害:多发但不对称,神经粗大与功能障碍程度介于TT和LL型之间,中等粗大,质较软,较均匀。 ◆毛发:不对称脱落,治疗后可再生。 ◆细菌学检查:皮肤涂片查菌阳性(2+-3+)。 四、界限类偏瘤型 (BL) BL麻风 患者背部有多块淡色斑疹,边界不清楚,表面光滑,早期感觉存在,皮损刮取组织液查找抗酸杆菌阳性。 界限类偏瘤型 (BL) ◆皮肤损害:多数类似瘤型麻风,有斑疹、斑块、浸润、结节等,呈淡红色或中褐色,表面光滑,但无瘤型麻风光亮多汁,有的皮损呈环形,内缘较清楚,外缘模糊。皮损分布广泛但不完全对称,浅感觉障碍出现较迟且较轻。 ◆神经损害:周围神经损害多发、均匀粗大、质软,但不像瘤型麻风那样完全对称,畸形出现迟且不完全对称。 ◆毛发:眉毛脱落不对称,晚期患者可脱发。 ◆细菌学检查:皮肤查菌阳性(4+-5+) 五、瘤型(LL) LL麻风 患者面部浸润,有结节和斑块,两眉脱落,眼球结膜充血炎症,面部皮损刮取组织液查找抗酸杆菌强阳性。 瘤型(LL) ◆皮肤损害:早期瘤型麻风为淡红色斑或浅色斑,小而多,分布广泛对称,边缘模糊,表面光亮,无明显感觉障碍和闭汗,有时仅有蚁行感和微痒等异常感觉。 ◆中期瘤型麻风皮损逐渐增多,除斑疹外可出现弥漫浸润和结节等损害,边界不清,表面多亮、多汁,分布广泛而对称,有轻度浅感觉障碍,面部浸润及眼结膜充血,形成“醉酒样”面孔。 ◆晚期瘤型麻风斑疹、斑块和结节皮损更明显,浸润可遍及全身,面部皮肤弥漫性浸润加重,形成结节或斑块,如狮面状。额部皮纹加深,鼻、唇肥厚,耳垂肥大。四肢和躯干呈广泛浸润,有明显的浅感觉障碍和闭汗,肢端溃疡较多见。 ◆神经损害:早期神经损害不明显,中晚期可出现广泛、对称的神经干粗大,均匀、质软,可导致严重的畸残。 瘤型(LL) ◆毛发:早期双眉外1/3呈对称性稀疏,随着病情的进展,眉、睫毛可全部脱落。晚期病例头发可从发际开始脱落,以至大部分脱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