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知山知水识草识菜探究山野菜知识宝库挖掘山野菜资源潜力第一章“药食同源”的发展演变一.“药食同源”—简介“药食同源”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一般认为,药物与食物的起源相同,药物和食物没有明显的界限。一些药品本身就是食物,如生姜、大枣;而一些食物却有某些治疗功能,如大蒜。食物即是药物,或者说相当于药物,食物与药物同功、同理,还能同用和两用。-----“药食同源”二.“药食同源”—发展演变1.先秦时期的“药食同源”陆贾《新语·道基第一》描述:“民以食肉饮血衣皮毛。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关键词:“药食同功”先秦时期周公旦《周礼·天官》中将“医”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其中食医列为首位。“食医”主要掌握调配周天子的“六食”、“六饮”、“大膳”、“百馐”、“百酱”之滋味。“疾医”主张用“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二.“药食同源”—发展演变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治疗上除了用药,采用了大量的饮食调养方法来配合治疗。二.“药食同源”—发展演变2、秦汉时期的“药食同源”秦汉时期《黄帝内经》提出了中国传统饮食相关理论,形成了食药的整体理论体系,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气味厚薄以及毒性等。四气是指寒、热、温、凉;五味包括酸、苦、甘、辛、咸。二.“药食同源”—发展演变2、秦汉时期的“药食同源”关键词:“药食同理”东汉《神农本草经》植物药252种(共365种药物),把植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无毒,如人参、大枣、甘草、地黄等;中品120种有毒或无毒,如百合、当归、龙眼、黄连、麻黄、白芷、黄芩等;下品125种大多有毒,有些毒性比较强烈,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具有祛邪破积作用,但因多毒,不可久服。二.“药食同源”—发展演变2、秦汉时期的“药食同源”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专列有“食治”一项。如“食有偏性”、“饮食有节”、“五味不可偏盛”等。《千金要方·食治序论》卷二十六篇中提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痾,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二.“药食同源”—发展演变3、隋唐到明清时期的“药食同源”关键词:“药食同用”二.“药食同源”—发展演变唐代著名医家孟诜(621~713),撰《补养方》;唐代药学家张鼎增补版改名《食疗本草》,我国第一本食疗类专著。★艾叶:干者并煎者,(主)金疮,崩中,霍乱。止胎漏。春初采,为干饼子,入生姜煎服,止泻痢。三月三日,可采作煎,甚治冷。若患冷气,取熟艾面裹作馄饨,可大如弹子许。3、隋唐到明清时期的“药食同源”★小蓟:(一)小蓟根∶主养气。取生根叶,捣取自然汁,服一盏,立佳。(二)又,取菜煮食之,除风热。(三)根主崩中。又,女子月候伤过,捣汁半升服之。(四)叶只堪煮羹食,甚除热风气。(五)又,金创血不止,叶封之即止。(六)夏月热,烦闷不止∶捣叶取汁半升,服之立瘥。★葛:“蒸食之,消酒毒。其粉亦甚妙。”二.“药食同源”—发展演变3、隋唐到明清时期的“药食同源”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编著的《饮膳正要》介绍了“四时所宜”、“五味偏走”、“服药食忌”、“食物利害”、“食物相反”、“食物中毒”等,强调了食物的偏性和禁忌。二.“药食同源”—发展演变3、隋唐到明清时期的“药食同源”4、现代的“药食同源”关键词:“药食两用”二.“药食同源”—发展演变(1)概念:“药食两用”是指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food)、健康食品(Healthfood)、药用食品(Pharmafood)、膳食补充剂(Dietarysupplement)、植物营养剂(Phytonutrient)、疗效食品(Therapeuticfood)等差别较小,均属于“药食两用”范畴之内。4、现代的“药食同源”二.“药食同源”—发展演变初生代谢(primarymetabolism):能使营养物质转换成细胞结构物质、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或能量的代谢。二.“药食同源”—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1第一章 山野菜的概述2.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八章 薇菜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八章香椿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二章 桔梗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九章楤木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六章 枸杞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七章 沙棘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五章 竹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一章 百合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章 黄花菜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