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知山知水识草识菜知山知水识草识菜第二十章黄花菜的综合开发利用据《本草注》记载:“萱草味甘,令人好欢,乐而忘忧。”而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最早记载可见《诗经·卫风·伯兮》篇,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之句黄花菜黄花菜—生物学特性黄花菜(Hemerocalliscitrina)别名萱草、忘忧草、金针菜、萱草花、健脑菜、安神菜、绿葱、鹿葱花、萱萼,为百合科萱草属中能形成肥嫩花蕾的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干制品名为金针菜。黄花菜耐瘠、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对光照适应范围广。黄花菜多分布于中国秦岭以南、湖南、江苏、甘肃、吉林、内蒙古草原等地。地缘或山坡均可栽培,一经栽培,可连续采收20-30年,人工栽培每亩可采干菜200-500斤。黄花菜—生物学特性全国五大黄花菜原产地分布★黄花菜第一原产地—祁东黄花菜(湖南祁东)★优质黄花菜原产地—邵东黄花菜(湖南邵东)★河南省黄花菜原产地—淮阳黄花菜★陕西黄花菜原产地—大荔黄花菜★甘肃黄花菜原产地—庆阳黄花菜黄花菜—生物学特性黄花菜—生物学特性《本草纲目》描述:“萱宜下湿地,冬月丛生。叶如蒲、蒜辈而柔弱,新旧相代,四时青翠。五月抽茎开花,六出四垂,朝开暮蔫,至秋深乃尽。其花有红、黄、紫三色。结实三角,内有子大如梧子,黑而光泽。其根与麦门冬相似,最易繁衍。今东人采其花跗干而货之,名为黄花菜。”形态学特征百合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宿根花卉,高30~90cm;·根簇生,肉质,根端膨大成纺锤形;·根系可分为肉质和纤细根两类,根系丛生;·茎可分为地上花葶(假茎)和地下根茎(短缩茎)两部分;·叶基生,条形或剑形,10~20片不等,宽1.5~5.5cm,长20~30cm;·花葶长80~130cm,花薹由叶丛中抽出,茎顶分枝开花,有花枝4~8个,分枝上着生单花,每一花薹陆续开20~60朵花,花大,橙黄色,漏斗形;·蒴果,椭圆形,革质,长3-5厘米;·蒴果种子20多个,黑色光亮,有棱,从开花到种子成熟需40-60天;·花果期5-9月。★黄花菜繁殖方法:有无性繁殖(分株繁殖)、短缩茎切块育苗和种子繁殖三种。黄花菜—生物学特性“等到黄花菜都凉了”源自宋朝,意思就是主客人畅饮过后,有时候倒忘记那最后一道醒酒佳肴黄花菜了,北方有一种传统,请客吃饭最后一道菜就是黄花菜,说黄花菜都凉了,就是来晚了,宴席都要散了。黄花菜黄花菜—营养成分黄花菜营养丰富,含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100g黄花菜干品中营养物质含量碳水化合物60.1g蛋白质14.1g脂肪0.4g胡萝卜素3.42mg核黄素0.14mg硫铵素0.3mg尼克酸2.93mg磷173mg钙463mg铁16.5mg黄花菜—营养成分黄花菜—药用功效《本草求真》记载:“萱草味甘而气微凉,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性味】黄花菜甘、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小便不利,水肿,黄疸,淋病,衄血,吐血:黄花菜根三至五钱,水煎服。《本草图经》云;“萱草,处处田野有之。五月采花,八月采根用。黄花菜—药用成分*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型蒽醌类*多酚类物质::山奈酚、槲皮素、异鼠李素-3-O-葡萄糖甙、苔黑酚-β-D-吡喃葡糖苷、根皮素2’-O-β-D-吡喃葡糖苷、根皮素2’-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糖苷等6种。黄花菜—药用成分*萜类物质、内酰胺衍生物、精油组分*生物碱:秋水仙碱是黄花菜中重要的生物碱,是一种卓酚酮类生物碱,在根、叶和花中均有较高含量。何成雄报道了黄花菜提取物可以抑制纤维原细胞的增生,阻止癌细胞的增殖。(1)抗癌作用黄花菜—现代药理研究Cichewicz等检测了从黄花菜根中分离得到多种单体物质对癌细胞具有一定抑制作用。Zhang等在新鲜黄花菜叶子中分离到的物质中,有8种成分均有较强的体外抑制脂质氧化的能力,浓度为50μg/mL时的抑制能力为72.7-93.2%。Mao等(2006)采用5种评价方法对黄花菜花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花菜提取物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2)抗氧化作用黄花菜—现代药理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1第一章 山野菜的概述2.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1第一章药食同源发展演变 1.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八章 薇菜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八章香椿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二章 桔梗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九章楤木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六章 枸杞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七章 沙棘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五章 竹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一章 百合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章第山野菜的特点 1.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章如何正确开发山野菜 2.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九章 水芹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六章山野菜综合开发利用 1.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六章山野菜综合开发利用2.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七章 蕨菜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三十一章构树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三十章刺五加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三章 山野菜变质腐败的抑制 2.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三章 山野菜变质腐败的主要因素 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