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十六章 艾蒿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十六章 艾蒿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山知水识草识菜第十六章艾蒿的综合开发利用艾蒿文化民间有个习俗,每逢端午,将这种植物挂在门口,或是用它做成老虎的样子挂在门上,用以辟邪驱灾,祈求百福;或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避邪却鬼”;或制成花环、佩饰,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这些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景,期盼通过这种植物,能够让自家驱邪避害,多福安康。名称与著作:艾(《植物名实图考》);艾蒿(《尔雅》);白蒿(《神农本草经》);冰台(《尔雅》);医草(《名医别录》);甜艾(《本草求原》);艾蒿、白蒿、海艾、白艾蒿、蕲艾(qí)(《本草纲目》)艾蒿——生物学特性名称与地域:大叶艾、祁艾(河北);大艾、艾绒、艾蓬(江苏、江西、上海);五月艾(福建、广东、四川);野艾(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白陈艾、家陈艾(四川);红艾、火艾(云南);黄草(台湾);等等。【名称考证】中药俗称为家艾、艾叶、陈艾艾蒿为菊科(Compositae)艾属(Artemisia)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有浓烈香气。艾叶一般入药成分是在春、夏二季,花未开、叶茂盛时采摘后晒干或阴干的叶,别称艾蒿、蕲艾、灸草、医草等。艾蒿—生物学特性艾蒿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如朝鲜半岛、日本、蒙古,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陕西及甘肃等地均有分布,其适应性强,分布广,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遍及全国。主要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高1-2米,主根粗长,侧根多;·茎单生,有明显纵棱,褐色,有少数短的分枝,枝长3-5厘米,茎、枝着生灰色蛛丝状柔毛;·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茎下部叶近圆形,羽状深裂;中部叶卵形,长约6厘米,宽5.5厘米,1-2回羽状深裂至半裂;上部叶羽状半裂,椭圆形,直径3毫米。·穗状花序或复穗状花序;·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7-10月艾蒿——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艾草的繁殖方法:种子繁殖、根状茎繁殖、分株繁殖。艾蒿——营养成分

食用部位营养成分艾蒿营养素含量/100g油麦菜营养素含量/100g蛋白质(g)2.61.4脂肪(g)0.260.4膳食纤维(g)120.6核黄素(mg)1.070.1胡萝卜素(mg)5.30.36维生素A4.40.06维生素C5220钙(mg)18070钾(mg)890100磷(mg)10031铁(mg)4.31.2锌(mg)0.60.43维生素A、核黄素、胡萝卜素为菊科栽培蔬菜油麦菜的7到15倍;矿物质元素钙、磷、钾为3-8倍,说明艾草营养价值高于同科的栽培蔬菜。艾蒿在我国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最早的艾叶药用作用记载于《名医别录》,两千多年前孟子就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性味归经】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

艾蒿——药用功效《本草从新》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

艾蒿——药用功效民间常用艾草疗方:1)艾叶泡脚佐治顽固性“风寒咳嗽”;2)用艾灸治疗老年人长期咳嗽;3)用艾叶包热敷患者小腹部治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4)用艾叶脐部热敷治疗顽固性腹泻;5)用艾叶水治疗皮肤瘙痒病。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

艾蒿——药用功效艾蒿具有浓郁的气味,富含挥发油成分。艾蒿精油中主要包括37.01%异蒿属酮、21.82%桉叶素、10.48%胡椒烯;以及β-石竹烯、樟脑、侧柏酮、长叶烯、石竹烯、桉树脑、松油醇、松油烯等多种化合物。艾蒿——药用成分类黄酮化合物:植株含有如芹菜素、槲皮素、香叶木素、柚皮素、粗毛豚草素等多;桉叶烷类成分:植株含有柳杉二醇、魁蒿内酯等6种;三萜类化合物:植株含有β-谷甾醇、豆甾醇、a-香树脂醇、羽扇烯酮等十几种。1)抗肿瘤和免疫促进作用:张璐敏等发现,野艾蒿黄酮、挥发油、艾叶多糖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以及很强的抗肿瘤活性作用。2)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艾叶油中萜类烯醇直接作用于气管,有镇咳平喘祛痰的功效。艾蒿——现代药理研究3)抑菌作用艾叶含0.4~1.0%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以及真菌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与紫外线消毒、过氧乙

文档评论(0)

xiaob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