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5.020.20
B31
楚雄
1
DB5323
州地方标准
DB5323/T100—2022
粮菜兼用蚕豆彝豆3号
第1部分:品种性状
2022-12-16发布
2023-01-15实施
楚雄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5323/T100—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粮菜兼用蚕豆彝豆3号》分为2个部分:
——第1部分:品种性状
——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本文件由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楚雄彝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永海、善从锐、王兴荣、曾芸、周丕才、飞从志、符跃斌。
1
DB5323/T100—2022
粮菜兼用蚕豆彝豆3号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粮菜兼用蚕豆彝豆3号的品种来源、特征特性、抗性、品质性状、产量水平和适宜区域。
本文件适用于粮菜兼用蚕豆彝豆3号品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5009.9-2016GB
GB5009.9-2016GB5009.5-2016NY/T1600-2008GB/T5513-2019
GB/T34790-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中单宁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粮油检验粮食中还原糖和非还原糖测定
粮油检验粮食籽粒水分活度的测定仪器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品种来源
4.1母本
蚕豆品系:天杂30,为高产粮菜兼用新品系,产量高、抗病性和抗倒伏强、百粒重125g左右。
4.2.父本
蚕豆品种:大姚本地白花豆,为地方特色品种,优质、皮薄、粒大,百粒重140g左右,抗性差、产
量不稳定。
4.3选育方法
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系谱法选育。
5特征特性
5.1品种特征
鲜食、干籽粒兼用蚕豆品种。
5.2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2
DB5323/T100—2022
5.2.1生育期
全生育期180d左右,播种至鲜荚采收110d左右。
5.2.2生态习性
冬性。
5.2.3幼苗生长习性
半直立。
5.2.4植株形态
直立。
5.2.5叶色
浅绿色。
5.2.6株高
株高95.0cm~120.4cm。
5.2.7单株分枝
分枝2.7个~3.6个。
5.2.8有效分枝数
有效分枝2.7个~3.2个。
5.3花部特性
5.3.1花色
黑白花。
5.3.2旗瓣
旗瓣外下部白色,分布纵向浅黑纹。
5.3.3翼瓣
翼瓣中部黑斑,四周白色。
5.3.4龙骨瓣
白色。
5.3.5花萼
浅绿色。
3
5.3.6花托
浅绿色。
5.3.7初花节位
一般为第6~7节。
5.3.8花序小花数量
4个~8个。
5.4荚粒特性
5.4.1鲜荚色
绿色。
5.4.2鲜荚长
鲜荚长9.7cm~13.6cm。
5.4.3鲜荚宽
鲜荚宽2.3cm~2.6cm。
5.4.4二粒及以上标准荚鲜重
标准鲜荚重1950g/百荚~2300g/百荚。
5.4.5鲜荚表观
光滑。
5.4.6鲜籽粒颜色
白色。
5.4.7鲜籽粒长
鲜籽粒长2.1cm~2.5cm。
5.4.8鲜籽粒宽
鲜籽粒宽1.8cm~2.2cm。
5.4.9鲜籽百粒重
鲜籽百粒重380g~430g。
5.5成熟荚粒特性
5.5.1成熟荚色
黄褐色。
5.5.2荚质
DB5323/T100—2022
4
DB5323/T100—2022
软荚。
5.5.3荚长
荚长7.8cm~13.6cm。
5.5.4荚宽
荚宽1.85cm~2.5cm。
5.5.5裂荚性
不裂荚。
5.5.6单株总荚数
单株总荚数为8.7荚~17.8荚。
5.5.7单荚粒数
单荚粒数1.8粒~2.17粒。
5.5.8粒形
宽薄形。
5.5.9脐色
白色。
5.5.10种皮破碎率
不破碎。
5.5.11种皮颜色
白色。
5.5.12粒长
2.3cm左右。
5.5.13粒宽
1.85cm左右。
5.5.14子叶颜色
浅黄色。
5.5.15干籽百粒重
干籽百粒重参照值139.6g。
6抗性
5
DB5323/T100—2022
6.1抗病性
6.1.1锈病:中抗。
6.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5309T 10.6-2018临沧澳洲坚果 第6部分:肥料与农药使用.docx
- DB5309T 10.7-2018临沧澳洲坚果 第7部分:果实采收与采后处理.docx
- DB5309T 10.8-2018临沧澳洲坚果 第8部分:鲜果收购质量要求.docx
- DB5309T 10.9-2018临沧澳洲坚果 第9部分:带壳果.docx
- DB5309T 10.10-2018临沧澳洲坚果 第10部分:果仁.docx
- DB5309T 10.10-2018临沧澳洲坚果 第10部分:果仁.pdf
- DB5309T 11-2018临沧市早秋小麦栽培技术标准.docx
- DB5309T 34-2020临沧市区域商标使用管理规范.docx
- DB5309T 34-2020临沧市区域商标使用管理规范.pdf
- DB5309T 35-2022糯小麦 滇麦15号品种.docx
- DB5323T47-2015牟定葛根栽培技术规范.docx
- DB5325T 94-2018哈尼梯田泥鳅养殖技术规程.docx
- DB5325T 95-2018哈尼梯田稻鱼鸭综合种养技术规程.docx
- DB5325T 95-2018哈尼梯田稻鱼鸭综合种养技术规程.pdf
- DB5325T 96-2019个旧柠檬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325T 97-2020石屏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325T 98-2020石屏杨梅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325T 99-2020开远藠头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5328T 7-2022生态胶园建设技术规程.docx
- DB5328T 11-2021丝尾鳠人工繁殖技术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