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元代河南蒙古族考.docx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代河南蒙古族考

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民族。根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却有蒙古族居民40196人。他们的先祖何时何故定居河南,在历史上有何贡献,实是蒙古史研究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因他们世代与汉族人民杂居共处,解放前在公开场合又多讳言其族属,史料十分缺乏,其来源与历史晦暗不明,难以稽考。我们根据调查、方志、碑刻、家族谱牒等资料,并参诸正史,对河南蒙古族来源作一初步探索和推测,不妥与错谬之处敬希史界同好和河南蒙古族同志指正。

一蒙古兵北逃河南

蒙古族入居河南,是与蒙古人同金、宋的战争、元朝统一帝国的建立、后来又在农民起义打击下被朱明王朝取代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分不开的。

宋金对峙时期,河南主要为金朝辖境。蒙金战争中,蒙古人于1231年12月,一由白坡渡过黄河,一由房、均入邓州,开始进入河南①.接着蒙古联宋灭金,大批将士进入河南。宋(蒙)元战争时期,河南成为忽必烈攻取荆襄和两淮的前线,又一批将士屯戍于此。元朝统一全国后,更有大量蒙古文武官员携带家属留居河南各地。不过,这些蒙古人大多于元亡时北逃,没有逃走或来不及逃走的,只好隐迹于汉人之中.由于史料缺乏,其中哪些人是今天河南蒙古族的先祖,已难详考了。

但下述史实为我们提供了追索河南蒙古族来源的线索:

其一,元朝有许多屯兵散卒留居河南。如1234年灭金后,塔察儿“遂留镇黄河南岸”。1252年忽必烈根据姚枢“布屯田以实边戍”的建议,以忙哥等人“屯田唐、邓等州”,并“置屯田万户于邓”。至元二年(1265年)“阿术、阿刺罕等所领士卒立屯耕种”于孟州一带。全国统一后,忽必烈又“以蒙古军屯河、洛、山东,据天下腹心”,这些“蒙古军即营以家”,不同于“岁时践更”的军队。他们“与民杂耕,横亘中原”。元朝中期因远戍甘肃,使蒙古屯卒“每行必鬻田产,甚则卖妻子”。元末农民战争中,元军在河南屡有败绩。至正十五年,“答失八都鲁拜行省平章政事,将兵进次许州长葛,与刘福通野战,为其所败,将士奔溃”。后来他又收聚散卒,“团结屯种”,继续与农民军为敌,又被打败。至正十七年,前来助战的达理麻失理在濮州一战中为刘福通败杀,“达达诸军皆溃,答失八都鲁力不能支,退驻石村⑩”。这些屯兵散卒史文虽多有交代,但其中一部份逃匿、被卖、散窜于汉人之中,为汉族同化并融入汉族,乃情理中事。

其二,元朝的蒙古和色目官员在河南定居。如湖南湘潭梁氏始祖也先帖木儿,元初°居河南汝宁府汝阳县,葬汝阳陶台堡”,其后人“终元世居河南汝阳”。《明史稿》还载:“答禄与权,字道夫,蒙古人,仕元为河南北道廉访使佥事。入明,寓河南永宁”。康里人也里里白随蒙古军进入河南,路经汝州梁县,见其景色秀丽,遂家居于此。其子塔里赤,袭父职为元朝平宋立有战功,后在福建道宣慰使都元帅任内,与蔡全作战,身中毒箭,死于延平驿(福建南平市),归“葬汝州梁县三堆山左之阳”。哈刺鲁人八黑马从拖雷攻金立有战功,灭金后镇守汝州,其子虎儿赤死于忠翊校尉南剑翼管军千户所达鲁花赤任所,“归葬汝州东吴氏堡之原”,也已把汝州视为家乡。可见仕元的蒙古、色目人流寓河南,不是个别现象。固然其中一些人于元亡时逃走,有些人入明后又迁往别省,但仍有些人的子孙世居河南,成为今天河南蒙古族(或回族)的先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其三,元明鼎革之际一些蒙古诸王和高官显宦困留于中原。元末农民战争的主要战场处于长江与黄河间广阔地段,河南又是屡次进行激战的地方。元军在农民战争中,多次遭布王三和刘福通的打击,曾派大军前来镇压,致使许多蒙古高官显宦滞留河南。明军北伐时,徐达率军于1368年三、四月间平汴梁,“大破元兵于洛水北,遂围河南(洛阳),梁王阿鲁温降”,其他“河南诸州相次降附”,于是截断了黄河以南蒙古官员北逃的归路。同年闰七月末旬,明军进逼大都,元顺帝自顾逃命。四天以后明军攻占大都推翻元朝,镇守各地的诸王百官,除了象阿鲁温那样公开降明以外,只得在乱后馀生之际,埋名隐姓以图生存。

其四,明初,朱元璋曾把未能北逃降附明朝的蒙古、色目人调迁到边远或较易控制的地区戍守。云南省文山州蒙古族伙氏始祖虎都帖木儿原居南京降明后赐姓火,洪武时由百户擢升为千户,命其从征云南,遂世代定居于此,并改姓火为伙。湖南省邵阳回族马、张、苏、海、蔡诸姓的始祖,都是洪武初年从南京和北平及其附近派往湖南戍守而定居至今的.朱明王朝虽收纳了前朝蒙古和色目遗民,并申称蒙古和色目人“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却对他们不甚放心,遂以各种理由将其从南京和近边重镇北平及其附近迁往内地和南方边远地区,以防威胁新朝统治。河南地处中原,又远离京师,是谪迁的理想处所。

下面我们从上述史实的一般情况,来具体探寻河南蒙古族的来源。

二第三,该党里籍未明确地朝社会主义,元世祖即为马吾子

平顶山市是河南蒙古族聚居地之一,共2136人,主要分

文档评论(0)

xcwwwww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