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白雪歌、南乡子、过零丁洋、山坡羊》表格式导学案【九下24课诗词曲五首】.docVIP

《十五从军征、白雪歌、南乡子、过零丁洋、山坡羊》表格式导学案【九下24课诗词曲五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4.诗词曲五首导学案及答案

预习导学题目设计:【作者、背景】【生字词】【重点词语解释】【研读探究】【主题思想】【默写】

1.十五从军征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4.过零丁洋/文天祥

5.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课题

24.《十五从军征》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序号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意,体会意境,学习诵读品味关键字词鉴赏古诗词。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3.感受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激发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

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2.学习反复诵读、品析关键字词,感悟情感和人生境界。

一、作者、背景简介:

作者:《乐府诗集》是一本书,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汉乐府民歌大多是叙事诗,这些诗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的喜怒哀乐。有的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穷困生活;有的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有的表现了反对封建婚姻、追求美好爱情的愿望;有的揭露了贵族的腐朽生活和社会的黑暗。

背景: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位老兵身处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是一个野心勃勃、好大喜功的人,年年对匈奴发起战争,于是,文中的主人公就“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二、字词解释:

①选自《乐府诗集》。题目是后人加的。

②【阿】前缀,用在某些称谓或代词前面。

③【冢】坟墓。

④【累累】众多的样子。这里形容坟丘众多。

⑤【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野兔出入其中,暗示“君家”早已荒废。

⑥【雉】野鸡。

⑦【旅谷】野生的谷子。旅,植物未经播种而生。

⑧【井】这里指井台。

⑨【旅葵】即野葵。葵,一种蔬菜。

⑩【舂谷】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

?【持】拿。

?【羹】这里指菜羹。

?【一时】一会儿。

?【饴】同“贻”,送给。

三、研读探究:

1、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

答:本诗描绘了一个久战沙场、不得归家,年老归家却已家破人亡,孤苦无依、内心哀伤的老兵形象。久战沙场,不得归家;“十五”从军,“八十”方回,写出老兵一去数十年,有家归不得,年老归家却已家破人亡;归途中逢乡里人,得知家中已是荒坟累累,到家所见是兔子、野鸡;庭院中长出了“旅谷”井台上也长出了“旅葵”,处处荒凉破败。孤苦无依、内心哀伤;春谷作饭,采葵作羹,却不知递谁,出门东望,潸然泪下,心中的悲哀诉说不尽。

2.这首诗是如何通过景物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悲剧命运的?

答:选取了象征死亡的松柏、坟墓来暗示老兵亲友凋零;通过对兔、难栖身于家屋、谷葵丛生于庭院的景物描写,来说明老兵家园的残破。而“采葵持作羹”“不知饴阿谁”的动作,则表现出老兵的孤苦伶灯;尤其是“出门东向看”这一动作,更写出了老兵悲哀至极,以至精神恍惚、表情呆滞的情态。

四、主题思想:

《十五从军征》通过一个久别家乡重归故里的老兵回家时所见情景的描述,表现了他的孤单和凄凉,反映出战争的残酷无情,体现了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憎恨。

五、熟读成诵:

默写: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六、借助工具书翻译这首诗词:

【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那些人健在?”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教学反思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及答案

课题

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序号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意,体会意境,学习诵读品味关键字词鉴赏古诗词。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3.感受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激发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

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2.学习反复诵读、品析关键字词,感悟情感和人生境界。

一、作者、背景简介:

作者:岑参(715—770):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749年他弃官从戎,两次出塞成为他一生最有意义的壮举。其诗笔力刚健雄奇,景象雄奇瑰丽,气势昂扬奔放。代表作《走马川行》,《白雪歌》,《轮台歌》。

背景:“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夏之交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

文档评论(0)

139****2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