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新教材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第2讲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教师用书.doc

新教材202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六生物与环境第2讲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教师用书.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讲生态系统和人与环境

聚焦新课标:2.2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完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2.3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作用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2.4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依据生态学原理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基础自查·明晰考位

纵引横连——建网络

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

边角扫描——全面清

提醒: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

1.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选择性必修2P50正文)()

2.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选择性必修2P52图3-4)()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选择性必修2P54正文)()

4.每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就是从上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选择性必修2P55图3-5)()

5.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选择性必修2P58正文)()

6.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选择性必修2P63正文)()

7.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CO2形式进行。(选择性必修2P61“思考·讨论”)()

8.碳循环中由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导致了温室效应现象的出现。(选择性必修2P63“与社会的联系”)()

9.生物富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顶端。(选择性必修2P64正文)()

10.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只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选择性必修2P69正文)()

11.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选择性必修2P73正文)()

1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选择性必修2P75正文)()

13.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选择性必修2P83正文)()

14.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小于它的直接价值。(选择性必修2P92正文)()

15.生态工程的自生是指由生物组分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选择性必修2P99正文)()

考点梳理·整合突破

整合考点19“生命之网”的生态系统

微点1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稳定性

任务驱动

任务1依据同化类型确认生态系统功能类群

【特别提醒】

(1)消费者未必都是动物(如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和植物等),动物未必都是消费者(如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2)分解者一定为腐生型,腐生型一定为分解者。分解者未必都是微生物(如秃鹫、蚯蚓等动物属于分解者),微生物未必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蓝细菌属于生产者等)。

任务2完善食物链的图解

任务3能量在各营养级间流动的过程分析

能量流动的模型

(1)摄入量-粪便量=________。

(2)同化量-呼吸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营养级粪便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量,而属于________的同化量中“流入分解者”的部分。

任务4正确分析常见的能量流动模型

(1)输入某一级消费者的能量是同化量还是摄入量的判断

方法:看该消费者是否有“→”指向粪便。

实例:图甲中箭头①指的是________;若没有箭头③,则①代表的是________。

(2)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

图甲中能量①(摄入量)=________________+兔子中现存能量;图乙中能量W1为该营养级的________,等于________________(其中B1为现存量)。

(3)某营养级同化能量的两种分析方法

【特别提醒】

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三点提醒

(1)10%~20%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传递效率。

(2)流经各营养级的总能量

①对生产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固定”而不能说“照射”。

②对各级消费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同化”而不能说“摄入”或“储存”。

(3)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

①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

②能量利用率

a.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

b.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

c.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任务5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

若题干中未做具体说明,则一般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10%,最高效率为20%。

(1)在食物链A→B→C→D中,则有:

注:①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多;②生物间的取食关系越简单,生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