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下册152《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pdfVIP

部编版必修下册152《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课题:答司马谏议书课型:新授课主备人:

共2课时第1、2课时备课日期:2022年2月21日星期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明快简洁的文风,学习运用演绎推理、假设论证说理的方法。

2、理解王安石批驳“致怨”之名所展现的改革家不计得失、一往无前的情怀,感悟宋代文人“心怀天

下”“和而不同”的君子风范。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该文说理严谨,立足气盛的行文风格,把握其主要观点

2、学习其思虑周祥的说理艺术

学习过程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芜湖市第一中学徐艳

授课思路:导入(士人的济世思想)、写作背景、辩驳方法、文本语言

导入:

古代优秀的士人,秉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自觉承担匡世济民

的责任,在其位,则积极建言献策,变法改革,以期有补于世用。前面我们学习了一

代谏臣魏征直言进谏、警示君主的奏疏——《谏太宗十思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改革名臣王安石据理辩争、剖白心迹的书信——《答司马谏议书》

环节一:知写作背景,解回信缘由

(1)简介“王安石变法”历史背景

明确:宋朝立国之时,就有冗官冗吏、冗军冗费的病症。宋仁宗时期,以范仲淹

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发动的“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但对社会改革产生了一定影响,为王

安石的变法打下了一定基础。王安石自幼随父辗转南北,历见民间疾苦,任官越久越

觉得北宋政治制度的腐败;1058年,他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指出王朝危机,

提出改革要求和方法,后受到同僚的推许,其中就包括司马光。宋神宗即位,希冀扫

除贫弱,启用王安石进行改革。

(2)概述司马光批评王安石改革的几项问题

司马光认为王安石的变法改革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于是就给他写了第一封信《与

王介甫书》,委婉道出其弊端。在这封信中司马光所批评的问题有哪些?

明确:

a、执政以来,不孚众望,致使天下怨谤;

b、小人当道,下情未达,民不聊生;

c、用心太过,自信太厚;

d、背弃儒学宗旨——中庸之道;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增广贤文》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e、搜刮民脂民膏以理财。

(3)解读王安石郑重回复司马光的原因

面对司马光的第一次批评,王安石只是“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为什么这次却

写下《答司马谏议书》“具道所以”郑重地回信呢?

a、司马光曾三次给王安石写信,在第一封信《与王介甫书》之后,又写了《与王

介甫第二书》,出于“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的原因,王安石写下《答

司马谏议书》予以回复。

b、熙宁变法时,新旧两派的政治斗争在朝廷上下引人注目,文题中,王安石称呼

司马光为司马谏议,侧重强调其谏议大夫的身份,说明二人的书信往来并非私人的,

而是带有半公开的性质。双方在论战辩难时都全力以赴,期冀说服对方,所以王安石

的回信是慎重细致的。

环节二:明批判靶子,析辩驳方法

(1)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用3400余字委婉批评了王安石改革中的问题,但

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仅用一句话就全部概括清楚。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王安石用“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

怨谤也”一句话概括出五个问题。

(2)默读第2~3段,分小组讨论:针对司马光的批评,王安石采用什么说理方

法辩驳的?

明确:王安石采用演绎推理的方式。

首先立名实,确定辩驳的理论根据。以“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

天下之理得矣”高屋建瓴地提出儒者公认的理论论据,这是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