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2
活猪验收与宰前管理
第一节活猪验收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能掌握生猪接收标准、活猪的性别特征,能判断
陶割猪的特征,能给活猪称体重,会过磅、计数。
二、相关知识
1.生猪验收工艺流程
生猪验收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生猪验收工艺流程
2.生猪接收标准
(1)验收的活猪应为来自非疫区的健康猪只,并有生猪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三证”及其他相关证件。
(2)死猪不得收购。
(3)饲喂过程中使用国家禁用的饲料添加剂、兽药的生猪不得收购。
(4)有注水等掺杂使假现象的生猪不得收购。
(5)国家规定其他不允许收购的生猪不得收购。
3.公(母)猪的性别特征
公猪的生殖器官由翠丸、附睾、输精管、副性腺、尿生殖道和阴茎组成。睾丸即为性腺,成对位于腹壁外阴囊的两个腔内。输精管和尿生殖道由平滑肌纤维构成,起源于膀胱,终于阴茎头部。阴茎即为外生殖器,是猪的交配器官。
母猪的生殖器官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外阴部组成。猪的子宫大部分位于腹腔,少部分位于骨盆腔,背侧为直肠,腹侧为膀胱,前接输卵管,后接阴道,呈双角状。阴道和外生殖器(包括尿生殖前庭和阴唇)是猪的交配器官。
育肥商品猪一般都经过“阉割”,俗称去势,就是割除猪的睾丸或卵巢。但有的屠宰月龄较轻的育肥猪不作阉割处理。
三、操作步骤
1.生猪进厂
生猪收购车辆由专门的入口进入厂区,厂区门口安装有喷淋消毒设施和专用的消毒池。用50~100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对车体和生猪进行喷淋消毒,消毒池用300~400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对车辆的车轮进行消毒。
2.编号卸车
生猪收购车辆经过消毒后,按顺序排队,严禁插队。生产人员要及时开出《生猪卸车票》,标明猪车顺序、车型、生猪数量。要求一车一号,严禁空号、重号、涂改号。卸车时要高喊轻拍,小心谨慎,避免生猪过度紧张。
3.验收
生猪到厂(场)卸车后,宰前检疫人员要问清送猪单位及猪源情况,检查其“三证”(即产地检疫合格证明、车辆消毒证、非疫区证明)、免疫耳标等。然后核对数量、逐头检疫合格后,按检验结果填写《宰前检验结果通知单》。
在检验过程中若发现生猪状况异常,应及时进行隔离,由宰前检疫人检验确诊后开出《生猪急宰证明单》,由车间人员及时送急宰间急宰。并对隔离圈进行严格清洗消毒。
4.称重
生猪按等级或不同的加工方式分别称重,并使其各人其圈。每组猪的头数要适当,保证每组的总重量不超过地秤的最大称量范围。
(1)上磅点数。根据卸车编号顺序,上磅时逐头点清生猪头数,向过磅员报数称重。
(2)计量。将生猪轰赶入底部装有地称的笼中,关闭笼门,要保证称重时猪尽可能处于安静状态。称重时,核查实收猪数与《生猪卸车票》记录数据是否相符,如不相符,及时查明原因,并按上磅点数员所报数量称量,将电子磅上显示重量记录在《生猪过磅记录》上。
每班生产前要严格进行校磅,并做好校磅记录。
(3)下磅、下圈。下磅人员对下磅的生猪认真点数,核对无误后将生猪按等级或不同的加工方式赶入相应的圈舍。
5.非商品猪的识别
(1)商品猪的定义。阉割后经过一定阶段育肥的公猪和未产过仔的母猪,并达到一定体重判定的为商品猪。由检验人员在宰前检验过程中,通过逐头观察猪的外部性别特征,对生猪进行鉴别,剔除并隔离非商品猪。
(2)种公猪。未经阉割带有睾丸的猪,即为种公猪,判断时观察两侧睾丸和附睾,闻其气味,种公猪一般带有明显的噪味。
(3)种母猪。乳腺发达,乳头长大,带有子宫和卵巢的猪即为种母猪;种母猪的乳房有明显的乳池,乳房及乳头的大小不一,乳头皮肤粗糙,乳孔明显;有时尚未完全干乳,切开乳房可见黄白色乳汁。
(4)晚阉猪。一般体形较大,分别在会阴部和左欣部有阉割痕迹。
6.消毒
每循环使用完一次,都要对圈舍、饮水槽、通道等进行全面清洗,冲洗干净后用100~200mol/L的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必要时用烧碱对圈舍消毒,防止传染病流行。
交送生猪的车辆卸车后,要先在洗车台清除粪便后,再用热水冲洗至污水不呈黄色为止,然后用含有效氯5%~1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最后用热水冲洗干净。与之接触的工具做相应的消毒。
四、注意事项
1.宰前发现恶性、烈性或我国未流行过的传染病,及时封锁现场,进行环境、工器具、衣帽、鞋的卫生消毒,并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必要时取样送检,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2.种公猪、种母猪、晚阉猪的鉴别,应在宰前活猪验收环节严格把关,如果发现,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做好记录。
第二节宰前管理
一、学习目标
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活猪宰前的一些基本管理知识,能在低应激下驱赶活猪,按要求清理候宰圈。了解生猪相关的生物特性。
二、相关知识
1.定义
按《肉与肉制品常用术语》(GB/T19480-2004)的规定,宰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