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大气热力环流导学案.doc

高中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大气热力环流导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21

大气热力环流导学案

课程标准

素养要求

运用示意图等资料,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区域认知:结合实际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的热力差异。

◆综合思维: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学会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地理实践力:结合实际观察海陆风、山谷风、温室生产、昼夜气温变化等现象,并运用相关知识加以解释。

【高考经典回顾】

(2019·浙江)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实线为等压线)。据此完成1~2题。

1.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

A.动力辐合上升 B.热力辐合上升

C.动力下沉辐散 D.热力下沉辐散

2.易形成这种物理状况的是()

A.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 B.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

C.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 D.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

一、大气热力环流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1)概念:由于地面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大气热力环流。

(2)形成过程

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

大气热力环流示意

①A地受热,A地近地面空气,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D处空气聚积,使上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

②B、F地冷却,空气,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

③水平运动:近地面空气从地和地流向地,高空空气从处流向处和处。

二、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请完成绘图并补充影响)

(1)海陆风

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降水。

(2)山谷风

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的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

(3)城市风

影响:一般将布局于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难点突破】

①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升,多阴雨天气;

近地面冷,空气下沉,多晴朗天气。

②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

③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此处高压、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其他地方而言的。

④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⑤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永远高于高空气压。

⑥等压面凸高凹低。

考向一通过示意图分析,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

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图(图1)及城郊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2),完成1~2题。

1.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

A.E→F→H→G→E

B.G→E→F→H→G

C.G→E→H→F→G

D.G→H→F→E→G

2.下列关于城区与郊区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EF代表城区气压垂直变化规律B.各点间的热力环流,昼夜方向相反

C.甲处位于郊区高空,气流下沉D.乙、丙间气流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考向二通过区域环境分析,考查常见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影响

(2021·浙江杭州市模拟)天池位于天山山腰,其东南方向为常年积雪覆盖的博格达峰,天池附近气象站测得山谷风变化明显。下图为天山天池气象站周边区域等高线(单位:m)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天气中山谷风变化明显的是()

A.晴天且大范围盛行风不明显B.阴天且大范围盛行风不明显

C.晴天且大范围盛行风明显D.阴天且大范围盛行风明显

4.博格达峰的积雪对山谷风的影响是()

A.加强了山风和谷风B.减弱了山风和谷风

C.加强了山风,减弱了谷风D.加强了谷风,减弱了山风

沙漠地带的建筑奇观——“风塔”

国内某旅游达人来到伊朗中部的沙漠古城亚兹德,旅游达人对当地一奇特建筑感到好奇,当地人介绍该奇特建筑为“风塔”,是为室内通风降温设计的,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

[问题1](综合思维)酷热的白天,“风塔”中空气运动方向如何?原因是什么?

[问题2](综合思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