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3、观察秦亡的多重视角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探究的内容是秦朝速亡的原因。
导入:前段时间有这么一个段子在微信朋友圈流传,叫《假如422位皇帝在一个群里……》开篇发言的第一个人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他一上来就说:“我大秦已经传了421代了吗?”大家知道秦始皇希望嬴氏王朝传万世。他如愿了吗?刘邦跳出来说你后面就是我们大汉了。这时胡亥跳出来说:“父皇……”然后秦始皇说:“你怎么在这个群里?”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信息,似乎秦始皇在皇位的传承方面出了问题,而且秦朝二世而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绘制一张秦朝的世系表。(略)秦朝只存在了14年的时间,一共就传了三代,第三代子婴在位只有46天,可以忽略不计,那么如此强大的秦国为何会速亡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秦亡的原因。
常规视角
我们先来看一张秦朝末年的大事年表。从中你可以找到秦朝灭亡的哪些原因呢?(逐句分析)统治者实施暴政,暴政引发民众起义,在起义中各方势力乘机争权夺利。这就是我们解释秦亡原因的常规视角。
别样视角
权力更迭秘闻
赵高与丞相议太子(BC211)
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
斯曰:「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
高曰:「君侯自料能孰与蒙恬?功高孰与蒙恬?谋远不失孰与蒙恬?无怨於天下孰与蒙恬?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
斯曰:「此五者皆不及蒙恬」
高曰:「(长子)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於乡里,明矣。高受诏教习胡亥,……可以为嗣。君计而定之。」
…………
於是斯乃听高。——《史记·李斯列传》
在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李斯在秦王朝权力更迭的过程中所起的消极作用。李斯所代表的秦文化用一种功利的倾向,这种倾向既是秦国强大走向统一的文化内涵,也是秦国速亡的文化推力。
经济萧条奔溃
我们来看一张图片,这是不同时期的秦半两,大家看有什么问题?对,厚薄不一,而且呈现越来越小的趋势。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秦二世即位以后“复行钱”,把六国的货币收集、销毁,强制退出市场流通。这就带来了很大的社会问题。强令快速地废除旧币,会使各国原来用旧货币计算的民间财富迅速贬值,不分贵贱所有人的财富都会缩水,引发大范围的恐慌。民间为了获得合法货币进行交易,不得已快速、低价的抛售财产,导致“物贱钱贵”。相对于民间财富贬值,秦半两的购买力会大幅度升值,民间为保值增值,会囤积秦半两,而不是拿出来消费流通。当市场流通需要大量的货币时,不仅政府无法铸造出足够的货币,更可恶的是秦二世后来铸造了大量质量低下的劣币。本地交易靠人们互相熟悉尚可勉强进行,但是跨区域的陌生人贸易却难以开展,只能以物换物。严重的通货紧缩,使买的人买不到,卖的人卖不出去,商家关门裁员,出现大量失业人口,导致经济短时间内进入大萧条,爆发经济大范围动荡。大量的民众破产失业,为旧贵族的造反提供了足够的民众基础。如有用唯物史观的话,这也算是一种观察秦亡地别样视角。正像《从自由到垄断:中国货币经济两千年》里所说的那样:“中国大多数朝代,不是亡于通货膨胀,而是亡于经济萧条。因为,只要在金属货币形态下,不会发生现代人所熟悉的那种通货膨胀。其实,秦朝不是亡于苛政,而是亡于经济萧条。秦末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是秦始皇驾崩前一年统一货币的币制改革,推行“秦半两”,彻底消灭六国货币的残余影响,摧毁了传统的多元货币制度,于是,货币供给不能满足需要,出现“物贱钱贵”的局面,于是农民受到伤害,手工业者受到伤害。”
文化政策背道而驰
说完了经济,我们再来看文化。先观察两片秦简。第一片是1975年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第二片是2002年出土的里耶秦简。这两片秦简是考古学界发现的最有名的秦简。我们先来辨认一下,这两片竹简上的字体是什么?根据书法学家的鉴定,这两个地方出土的秦简上的字体全部都是秦隶,它是一种从篆体向隶书的过渡字体,它是古文字向现代文字转化的一个桥梁,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两片竹简上的文字我们是基本看得懂的原因。这样的史实就颠覆了我们日常学习的一个认知,也就是我们一直被学习的六国文字各异,秦以小篆一统天下。这里出现了这个几个问题。第一战国时代各国游士奔走各国毛遂自荐,丝毫不见交流困难,他们上书用的是什么文字?二、秦始皇为何要以复杂的小篆统一文字,实际效果如何?后来更多的考古发现证实在战国时代秦隶(古隶)就已经出现。这说明,早在秦统一以前,就有统一的简化字存在,而在秦朝,既有篆书这样的官方文书的规范字体,也有像隶书这样非官方用的简化字体。显然,秦王朝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