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六单元+步伐之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粤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第六单元+步伐之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粤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花城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

课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曲的引子用分解的大调主三和弦音(do、mi、sol)和三连音节奏构成号角式音调,似在热情奔放地召唤人们奋起战斗。歌曲就在这一基础上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歌曲由第二拍弱起,并作四度上行跳进,显得庄严雄伟而又富有推动力。这一进行贯穿全曲,曲末并作多次重复,给人以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之感。歌曲的第三乐句“中华民族到了”用重音唱出,强调了形势的严峻;突然乐句被一个八分休止符打断,接着唱出“最危险的时候”,告诉人们:国家和民族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第四乐句(“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之后,随着大三和弦不断作上行模进,在三次层层向上的“起来!”呼喊之后,号角式的音调再现了,像一声冲锋号,激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结尾时再三强调“前进”两字,音乐上富有动力,象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在音乐表现方面,如歌唱、律动都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在演唱歌曲时,可能要深入学习,审美感知力需要加强。对于国歌的演唱需要进一步提升表现力,要结合历史、语文等多学科,融合渗透深入学习。

学习

目标

审美感知:在反复聆听、歌唱、欣赏的过程中,感受歌曲的进行曲音乐特点。

艺术表现:能够有感情演唱这首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创意实践:能够了解义勇军进行曲创作的背景,能挥拍演唱。

文化理解:理解歌曲创作背景,认同中国人民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

重点

能够有感情演唱这首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难点

具有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思考问题,组织学生交流回答。

2.介绍课题:《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

1.以关键词的形式,写出你对国歌的了解

2.引出学习课题。

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用考考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国歌》的学习,目的是为后面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做准备。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把激发学生兴趣作为首要任务,才会调动起学生继续求知的欲望。21

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乐谱,播放音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探究歌词表现的内容。

《义勇军进行曲》以其高昂激越、铿锵有力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词,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强烈愤恨和反抗精神,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外侮面前勇敢、坚强、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英雄气概。

3.教师组织交流:歌曲常出现在什么场合?

4.学习演唱歌曲

5.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歌曲前奏部分,旋律有什么特点?请画出旋律线。

教师出示词曲作者介绍,了解田汉、聂耳。

教师出示曲谱,组织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教师组织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注意重音和力度记号,教师引导学生加强歌曲表现力。

10.教师组织思考:

歌曲是什么体裁?应该如何指挥?

11.简介进行曲。

教师组织探究:你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是什么创作的吗?播放《解密义勇军进行曲》相关视频。

13.课堂评价

14.课堂小结

15.布置作业

1.完整聆听,想一想:

(1)歌词表现的内容?

(2)歌曲常出现在什么场合?

2.交流探究歌词表现的内容

3.交流探讨:

(1)升旗

(2)奥运会

(3)党的大会

……

4.全体起立演唱歌曲

5.思考回答问题:

歌曲前奏部分,旋律有什么特点?请画出旋律线。三连音同音重复具有号召性。节奏铿锵振奋人心。

6.了解田汉、聂耳。

7.请按节奏,朗读歌词。思考:歌词部分,应该怎样朗读更有感情?

呼吸与力度

8.完整演唱歌曲

9.注意重音和力度记号,再次演唱。

10.按二拍子指挥图示指挥

11.了解进行曲:一种结构工整、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有力,并富有强烈的号召性,使队列行进时步伐一致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12.观看视频,解密《义勇军进行曲》

13.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14.课堂小结

15.了解完成作业

1.音乐是体验的艺术,教师的讲解是无法代替学生对音乐本身的体验的。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经常和学生坐在一起聆听音乐,一起分析、讨论,这样不仅有利于学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